市农科院开展涉旅陆生经济动物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横断面调查研究

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3-27 08:56    浏览次数:

威海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涉旅陆生经济动物种类繁多,包括大天鹅、海鸥、鸽子、孔雀等野生鸟类,及动物园中饲养梅花鹿、羊驼、羊、马、犬科、鼬科、灵长类、鸵鸟等圈养观赏畜禽,它们与游客、饲养人员频繁接触,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一旦发生,不仅威胁动物健康,还可能传播给人类,引发公共卫生事件。

为进一步提升威海市涉旅陆生经济动物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防控监测预警精准化、全链条管控闭环化水平,构建适应旅游城市特点的防控体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2月10日-3月25日,威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室联合威海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对威海市涉旅陆生经济动物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烟墩角等5个大天鹅栖息地、西霞口神雕山野生动物世界、刘公岛、羊亭河湿地公园、里口山萌宝亲子动物园、天馨马术俱乐部、威海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所等11处景点,开展“旅游+防疫”科普活动,宣传普及狂犬病、禽流感、布鲁氏菌病防护知识。采集动物血清、动物粪便及组织样本,运用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及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手段,对全市主要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进行系统检测与分析。揭示了全市禽流感、布鲁氏菌病、布尼亚病毒等主要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现状、免疫状况、传播特征及风险因素。为全市制定科学有效的涉旅陆生经济动物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下一步,市农科院将强化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种经济动物产业创新团队威海综合试验站建设,破解样本量不足、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等调查研究存在的瓶颈,确立扩大调查研究范围、深入研究疫病的传播机制、加强防控技术的研发等未来的研究方向。联合文旅、卫健、自然资源部门,定期研判涉旅陆生经济动物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风险。搭建旅游景点动物健康档案监管平台,实现疫病动态预警,指导涉旅动物经营主体实施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