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水貂配种期饲养管理,促进我市毛皮动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3-11 16:53    浏览次数:

春季是毛皮动物繁殖期,抓好繁殖期饲养管理,是发展养貂业关键环节,为提高繁殖成功率和幼崽质量,3月1-6日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室、山东省特种经济动物体系威海综合试验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荣成成山镇、人和镇水貂养殖密集区开展水貂配种期饲养管理技术指导。


山东省特种经济动物体系威海综合试验站站长、正高级兽医师张华杰分别在体况调整、营养强化、光照控制等水貂配种前的准备;发情鉴定、配种操作、应激防控措施等配种期的核心管理;貂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配种档案建立等方面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并现场解答了企业在毛皮动物养殖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期间,共采集5个场户环境、粪便、水线、肛鼻拭子样品150份进行常见致病菌病原本底情况调查分析。

威海市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主要分布于文登区、荣成市、临港区、环翠区。以貂、狐、貉等毛皮动物为主,赛马和蜂业为辅。截止2024年底,我市现有各种毛皮动物养殖场户214家,存栏量(留种数)19.2万只,其中水貂11.7万只。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养殖场卫生状况分析结果,进一步闭环毛皮动物养殖链条式服务,对貂、狐、貉、鹿等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场的养殖技术瓶颈进行调研、攻关、示范指导,助推我市毛皮动物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