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茶园管理的关键期,抓好春季茶园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全年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一、及时撤除越冬防护物料
采取培土越冬的幼龄茶园,要适时退土,以促进茶苗的正常生长发育,退土一般分两次进行,第1次于“春分”前后进行,先退去苗高的二分之一,第2次于“清明”前后将覆土全部退出。
采取拱棚越冬的幼龄茶园,当棚内温度达到30℃时,及时在拱棚两头、南侧或向阳侧掀膜通风、散热,以免出现“烤苗”,当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可依次将薄膜撤掉。
采用挡风障、行间覆膜、蓬面盖草的茶园要在“春分”前后及时撤除防护物料,以提高地温,加快茶树根系活动,提早发芽。
生态防护建设不到位的茶园,应利用春季有利时机,做好生态防护林的修复建设,具体参照《山东省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T/SDTS 001—2022)执行。
二、做好土肥水管理
春季是茶树需水、用肥高峰期。根据茶园墒情,一般在3~4月,浇返青水2~3遍。实施清耕制的茶园,宜及时松土保墒,深度为5~7cm,松土后要整细整平。
早春茶园解冻后,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要及时追肥。施肥时开沟15cm左右,可采取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配合使用的方式(300~400kg/666.7m2),并配合适量速效化肥(复合肥50kg/666.7m2以下)。幼龄茶园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为1∶1∶1,施肥量按施纯氮8kg/666.7m2左右计算,一般用尿素15~20kg/666.7m2;投产茶园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为4∶1∶1,施肥量按亩施纯氮15kg计算,一般用尿素30~40kg/666.7m2。冻害茶园施肥量应比常规使用量增加20%左右,以促进根系生长,恢复树势。对深修剪、重修剪、台刈的茶园,须以有机肥为主,加快恢复树势。
可喷施两次叶面肥,一般在春茶新梢萌发前喷施一次,两周后再喷一次。喷施宜在晴天上午10点前、下午4点以后或者阴天进行。常用叶面肥包括水溶型尿素、氨基酸水溶肥、腐殖酸叶面肥和沼液肥,其中,水溶型尿素类叶面肥可按5%尿素浓度,氨基酸类叶面肥以50mg/666.7m2有效成分为宜,腐殖酸叶面肥以2%浓度15kg/666.7m2喷施,沼液肥以有效氮浓度约2%为宜。
三、合理整形修剪
对幼年茶树,宜分3次完成定型修剪。修剪宜于“春分”后开始。当茶树生长高度达30cm、有1~2个侧分枝时,剪除离地20cm左右高度以上主干,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第二年、第三年内,分2次完成定剪,定剪高度均在上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cm,至成龄时茶蓬高度以70~80cm为宜。
对投产茶园,应根据茶树生长发育的具体情况进行修剪。可在“春分”前后进行,修剪时要掌握“宁浅勿深”的原则,修剪深度为3~5cm为宜。
对冻害茶树园,修剪方式根据茶树受冻情况可采取轻修剪、重修剪,原则上是将受冻部分剪去即可,以剪口比冻死部位深1~2cm,剪出茶树树枝鲜口为准,防止受冻枝干继续干枯而影响下部发芽点;冻害严重的茶园可以采用深修剪、台刈等方式更新茶树树冠。
四、适时采储运加
(一)及时开采。茶园开采宜早不宜迟,当茶树蓬面有5~10%左右的春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应及时开采。要掌握好采摘周期,达到标准的及时采。尽量把采摘面上的嫩梢按标准采净,否则会导致春梢老化,不仅影响当前茶叶品质,还会抑制下轮新芽的萌发生长,从而影响茶叶产量。
(二)分批采摘。在采摘旺期,要组织足够采摘工,每隔3~4天采一批次,前期通过人工手采名优茶,后期可采用机械采茶方式来提高采摘效率。
(三)运输保鲜。采后的鲜叶,应在4小时内运到茶叶加工厂,经专人验收后,于清洁阴凉的屋内进行摊放。运送鲜叶的容器,应采用透气性好、清洁的竹编筐等,容量以10~20kg为宜,运送途中避免挤压,减少损伤。
(四)精细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加工能力,做好绿茶、红茶、白茶、黄茶等加工,突出优势,把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经济收益。
五、防范“倒春寒”
加强监测预警,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获取天气信息,紧盯茶芽萌发情况,在“倒春寒”来临前,适采茶园抢收抢制,并采取熏烟驱霜、喷水洗霜、蓬面覆盖、土壤灌溉、加热增温等预防措施,减少损失。提倡建设智慧茶园系统,并根据采集到的实地数据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有针对性防控。
当气温下降至0℃左右,在成龄茶园的茶树蓬面,直接覆盖无纺布、编织袋、多层薄膜或多层遮阳网,高出蓬面20~50cm的架棚覆盖效果更好。具备喷灌条件的茶园,融霜前开启喷灌系统向茶树喷水,冲掉叶子上的霜,可有效防控冻害。规模化茶园建议安装防霜机,霜冻来临时开机吹风,扰动近地空气,以提高树体表层温度,避免或减轻霜害。
六、防治病虫害
新建茶园中,苗木移栽和引种栽培时,应集中消杀,确保新栽苗木无病虫。
已建成茶园中,在茶芽萌发前一周,利用黄板、诱虫灯等做好重点害虫监测,及时做好防控;采取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理化诱控和生物防治为重点,科学合理用药相辅助的茶树病虫防控策略。优先采用免疫诱抗、灯光诱杀、色板诱集、性信息素诱捕、生物农药以及保护和利用天敌等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安全、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环境安全。重点做好绿盲蝽、黑刺粉虱、茶小绿叶蝉、蚜虫和茶煤病等病虫害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