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果园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2-27 17:06    浏览次数:

春季是果树生长的关键时期,春季果园管理直接影响当年果品产量和质量。为扎实做好春季果园管理,指导果农不误农时、科学组织生产,提升果园生产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修剪清园

为了调整花芽量,平衡树势,在冬季修剪的基础上,于萌芽后至花前进行春季复剪。重点剪除弱化芽、过密枝组,保留粗壮短果枝,疏除病虫枝、枯死枝及僵果,减少养分消耗。果树的整形修剪工作最好在3月下旬前完成,最迟也要在4月初前结束。

结合春剪工作,刮去果树主干、大枝上的病斑、老翘皮、粗皮,彻底清理果园内枯枝落叶、僵果、病斑老皮及果园杂草,集中深埋或销毁,降低病虫基数。

二、肥水管理

没有秋施基肥的果园,应当在土壤解冻后尽快施入腐熟有机肥,辅以适量化肥。春季施肥要适当控制施肥量,减少大化肥的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要注重施肥比例,适当增加氮肥的量,保证果树春季萌芽、开花所需的养分。同时,重视钙肥,以减少苦痘病发生,提高果实的硬度和耐储性。

萌芽前、花前、花后及果实膨大期适时进行追肥,其中,萌芽前、花前以速效氮肥为主,满足树体萌芽、开花对养分的需求,提高花芽质量和坐果率;花后以速效氮、磷肥为主,辅以适量钾肥,以满足幼果和新梢迅速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减少生理落果。生草的果园,要及早拔除、控制杂草,同时在树行间撒施一些尿素等化肥,避免草与果树争肥。

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区,天气变暖土壤解冻后,有条件的果园要及时浇水,特别是施肥后的果园要及时浇一遍水,既能补充树体所缺的水分,又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注意不提倡大水漫灌的方式,大水漫灌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造成土壤板结。提倡采用滴灌、微喷的方式,浇水量以渗到土壤30~40cm为宜。

三、花果管理

为提高果树授粉率,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或壁蜂授粉,壁蜂授粉一般在果树开花前3~5天,果园内间距50~100m提前放置蜂箱,按照每亩200头左右的壁蜂,每箱蜂可授粉7~10亩。花期适时喷布0.2%~0.3%硼砂等促进坐果和果实发育。落花后10天左右开始疏果,选择保留个大、端正和无损伤的果实,以中心花结的果为主,每个花序留取单果,果与果间距保持在20cm左右,5月底果树生理落果后完成疏果。

四、病虫防控

春季通过清园,能有效地清除越冬病原菌和越冬害虫,降低病虫源基数,减轻生长季病虫害防治难度。

清园后于3月下旬,全园喷一遍3%—5%的石硫合剂或100倍的倍量式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腐烂病、干腐病、蚜虫、害螨等病虫害。喷布时要注意全面、细致、彻底,不留死角,能有效防治病菌及越冬害虫。

苹果花芽露红期喷药防绵蚜、瘤蚜。开花30%、落花80%时各喷布1次杀菌剂,防治苹果霉心病。初花期开始挂迷向丝或涂抹梨小迷向素的粘虫板,预防梨小食心虫。

提倡果园行间生草,维持良好生态条件,保护天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五、晚霜预防

开花前后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如遇“倒春寒”天气,要做好果树防冻措施:

一是花前灌水,减缓地温回升,降低树体温度,达到延迟开花的目的。

二是果园熏烟,霜冻来临之前的傍晚,在果园的上风口方向点燃柴火随后用土压明火产生烟雾,每亩燃放4~6个烟堆。

三是采取树干涂白、根茎培土等方法加强树体保温。

四是低温过后,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喷施0.3%~0.5%硼砂和0.3%~0.5%尿素混合溶液,适时追肥,提高果树坐果率。

六、设施果树

春季是草莓、大樱桃、桃等设施水果生产的关键节点,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调优设施环境,通过草苫(棉被)揭放、放风、人工加温等措施调控设施内温度,采取增减灌水次数、加强通风排湿、地面覆盖地膜等办法调控设施内湿度,保持棚膜清洁,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有条件的可进行傍晚和夜间补光。

二是科学肥水管理,按照适地适树、少量多次原则,间隔 7~10 天进行合适肥料配方的肥水供应。

三是精细花果管理,通过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放蜂、人工授粉和花期喷硼等措施提高坐果率。

四是强化绿色防控,综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等绿色防控措施,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保证优质安全水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