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10月17日至19日,“首届生态苹果产业暨绿色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烟台牟平成功举办。威海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吕毅等2人应邀参会。本次大会以“生态引领、数智赋能、低碳驱动,共促我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288名专家学者。与会专家以“生态苹果创新联合体”启动为契机,围绕农业系统生态技术应用与产业绿色转型,开展了多场学术交流和现场观摩,共同探讨果园生态建设、生态技术落地、产业链优化与品牌标准化发展路径。会议内容涵盖院士报告、现场观摩和分会场研讨三大环节,系统展示了生态苹果产业的前沿成果与实践经验。
一、院士报告环节。吴孔明院士、康乐院士、朱有勇院士、柏连阳院士与欧阳志云院士5位院士从各自深耕的研究领域出发,围绕农业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双重性及其农业效用,展开了系统而多维的探讨。他们结合研究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深入剖析了农业生物在生态过程中“利”与“弊”的转换机制,并就如何推动农业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深刻见解。通过深入浅出的阐述,为与会嘉宾与跨领域学者指明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与未来趋势。

二、现场观摩环节。10月18日下午,与会代表前往华香果业分水岭生态苹果园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大家实地考察了华香果业从苗木组培、生态投入品使用,到果品多样性呈现及副产品研发的全产业链生态实践。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戈峰在现场表示:“生态苹果是依托优质的水、土、气环境,遵循生态学原理,使用生态投入品并最终通过认证的优质果品。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对此高度认同,他进一步指出:“生态苹果品质更优。从农艺角度看,它要求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环保、绿色的生产方式。”
三、分会场研讨环节。在山东省果品产业技术体系“十五五”任务规划研讨会上,吕毅结合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的指导意见,代表威海综合试验站汇报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威海综合试验站将积极对接驻鲁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强化协作联动,承接相关研究任务,充分发挥国家体系对山东水果产业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同时,威海站将重点推进多项工作,具体包括开展果树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及新品种选育工作,实施“威海金苹果”与“青皮无花果”的优系选育与开发,推动矮砧苹果大苗建园快速丰产技术、无花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以及梨轻简化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同时深入开展无花果病虫害发生病因机理、防控技术及其设施栽培技术的系统研究。

通过本次会议,威海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与院士、与会专家及各试验站围绕苹果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今年连阴雨天对苹果产区的影响,研究室未来将重点加强灾害天气预防研究与设施果业发展,并以此为鉴,从生态发展角度系统推进威海苹果、无花果、梨、樱桃、蓝莓等产业的提质增效,为培育果业新质生产力贡献科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