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赴威海开展西洋参生产涝害影响调研指导工作

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10-21 11:38    浏览次数:

10月16日至17日,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药材科科长窦家聪,山东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成员朱彦威研究员,深入威海市文登区、荣成市西洋参主产区,针对近期持续连阴雨天气对西洋参生产影响开展西洋参涝害专项调研与现场技术指导工作。山东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威海综合试验站站长侯丽娟及团队成员全程参与活动。

专家组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文登区大水泊镇、侯家镇以及荣成市虎山镇的多个西洋参种植基地。在田间地头,专家组仔细查看了西洋参生长情况,重点考察了持续阴雨环境下田间积水、土壤湿度、病虫害潜在发生风险及药材植株长势受影响程度,并与当地种植户、合作社及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阴雨天气对中药材产量、品质可能造成的具体影响及当前生产管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调研过程中,窦家聪科长指出,西洋参是山东省特色优势中药材产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出现的异常连阴雨天气,对中药材正常生长和田间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他强调,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和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必须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对生产的影响,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科学制定并落实应对技术预案。要充分发挥技术体系的支撑作用,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技术送到农户手中,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参农收益和产业稳定发展。

朱彦威研究员分析连续阴雨天可能会导致西洋参根系活力下降,土壤通透性变差,根腐病、霜霉病等病害流行风险增加以及光合作用不足影响药用成分积累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及时清沟排水、中耕散墒;科学选用高效低毒药剂,预防病害发生;对于接近采收期的药材,务必抓住晴好天气适时抢收,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产地初加工,严防病害蔓延,确保药材品质”等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措施。

在大水泊镇和虎山镇,专家组还与威海综合试验站团队及当地技术人员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阴雨天气应急预案、优化抗涝减灾技术措施、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及品质管控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侯丽娟站长表示,威海综合试验站将严格落实专家组指导意见,紧密跟踪监测各基地情况,强化技术培训与巡回指导,协助种植主体科学应对,全力服务好威海地区中药材安全生产。

此次调研指导活动,是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山东省中草药产业技术体系积极应对不利气象条件、主动服务基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专家组的及时到来和专业指导,为威海市中药材生产应对连阴雨天气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指明了精准管理的方向,有效提振了当地参农和经营主体的信心,对于稳定区域中药材生产、保障药材有效供给与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全省类似生态区的中药材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威海综合试验站将认真梳理总结专家意见,迅速转化为具体行动,全力以赴打好中药材抗灾夺丰收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