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玉米收割作业安全指南

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10-14 14:31    浏览次数:

当前正值秋收关键时期,持续阴雨天气为玉米收割工作带来诸多安全隐患与操作难题。在此,市农机发展中心提醒广大农机驾驶员要注意安全,平安作业。

一、做好作业前的安全检查与准备

(一)做好农机具状态检查。重点确认轮胎或履带的抓地性能,若田间泥泞情况突出,需及时更换为高花纹水田专用轮胎,或选用履带式作业机械,提升通行稳定性;仔细检查发动机密封情况,严防雨水渗入导致故障;测试制动系统灵敏度,确保紧急情况下能有效制动;检查雨刮器功能是否正常,保障雨天作业时的视野清晰,从源头杜绝漏油、漏水及电路短路等风险。

(二)进行作业现场环境评估。提前对作业田进行实地勘察,重点关注土壤湿度与积水情况。若土壤过度潮湿、泥泞严重,优先选用履带式收割机;若使用轮式机械,需及时调整为三角履带装置,分散机身重量,避免农机陷入田间,减少设备损耗与作业延误。

二、严格规范农机驾驶操作

(一)合理控制作业速度。雨天能见度下降,田间路面湿滑,农机行驶阻力增大。作业时需保持匀速直线行驶,严禁急加速、急转弯或急刹车,防止农机因惯性侧翻、打滑,或与田间物体发生碰撞,确保行驶与作业安全。

(二)加强故障预防与排查。雨水易导致泥土、杂草附着在农机割台、滚筒等关键作业部件上,若不及时清理,易造成部件堵塞、运转不畅,引发机械故障。作业过程中需定期停机检查,及时清除部件上的杂物,保持农机各系统正常运转,降低故障发生率。

(三)严格保持安全距离。作业现场需合理规划农机与辅助车辆(如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保持足够安全距离,避免因视线受阻或路面湿滑导致追尾、碰撞事故。同时,要时刻留意田间障碍物,如架空电线、田间沟渠、墓碑等,提前规划绕行路线,防止农机剐蹭或陷入危险区域。

(四)科学应对陷车情况。若农机在泥泞路段不慎陷车,切勿盲目加大油门强行脱困,以免导致轮胎或履带进一步打滑、下陷,加剧机械损耗。此时应先观察陷车程度,可在车轮或履带下方铺垫木板、石块等硬物,增加接地摩擦力,再缓慢操作农机尝试脱困,必要时寻求其他机械协助,确保安全脱离困境。

三、做好农机维护与存放

(一)及时检查电路系统。雨水易渗入农机电路部件,导致短路故障。作业结束后,需第一时间检查电路系统,重点查看线路接头、开关等部位是否受潮,若发现积水或潮湿痕迹,及时擦干并做好防水处理,防止电路损坏影响后续使用。

(二)彻底清洁与防锈处理。清除农机机身、底盘及作业部件上的泥土、杂草等杂物,避免残留污物腐蚀金属部件。对于农机的铁制部件(如刀片、支架等),需涂抹防锈漆进行保护,防止受潮生锈,延长农机使用寿命。

(三)选择适宜存放环境。将农机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室内或棚内,避免长期露天停放遭受雨水浸泡、阳光暴晒。存放前需将农机停放平稳,关闭发动机开关,拔掉电源插头,做好各项防护措施,确保农机处于良好待机状态。

四、做好人员安全防护

(一)保证操作人员资质与状态。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驾驶证,严禁无证驾驶;作业前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疲劳驾驶,严禁酒后操作农机,防止因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切实保障自身与他人安全。

(二)做好作业现场安全管控。在作业田间周边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过往人员与车辆注意避让。同时,及时劝离非作业人员远离作业区域,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危险范围,消除现场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