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环翠区盘活农村资产资源,释放乡村发展新潜能

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11-27 09:02    浏览次数: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环翠区抓住全省首批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机遇,创新实施“两清三化”行动:“两清”,即实现农村残垣断壁和撂荒地动态清零;“三化”,即按照推进一体化、流转多元化、盘活精准化的原则,将农村“闲资源”变成“活资产”。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盘活农村闲置房屋2310栋、集体资产26处、清理残垣断壁227处、整治低效农用地5697亩。

二、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推进一体化。将农村低效闲置资源盘活利用列入全区重大改革事项,区委分管负责同志牵头,出台《关于开展“两清三化”行动的实施意见》,建立一处不漏摸底、一个平台管理、一份合同约束、一个流程操作的“四个一”推进机制。对5个涉农镇街、105个行政村的农房、农地等所有闲置、低效资源进行全覆盖摸底调查。并根据利用现状,将闲置资源分已盘活、已流转待盘活等不同类别制作台账,为精准盘活打下坚实基础。研发“两清三化”平台,绘制区镇村三级电子地图,分色标识不同资源,实现全流程线上动态监管。

二是坚持流转多元化。根据资源现状特点,灵活采取租赁、置换等多元化流转方式。如,桥头镇大院村合作社,采用集中置换方式,连片流转民房20多栋,有效增加了盘活利用价值;南子城村合作社,采用长期租赁方式,流转村民闲置房屋30多栋,再流转给土发集团经营,既提升村容村貌又实现农户和集体双增收。

三是坚持盘活精准化。按照宜修则修、宜拆则拆、宜商则商、宜公则公的原则,因地因村因户精准施策。适合社会资本盘活的,流转给社会资本盘活;适合“散户”盘活的,流转给“散户”打造。如,张村镇王家疃村盘活闲置民房20余栋,点对点流转给知名画家、文创团队,打造了琴舍民宿、咖啡吧、画室等特色节点,既丰富了业态,又集聚了人才。嵩山街道小镇村利用废弃采石坑,打造成石窝剧场,既为群众提供文体活动场所,又节省了生态修复资金。羊亭镇贝草夼村挖掘红色资源,利用集体闲置房屋,建设“地下交通站”红色展馆,有效提升了片区人气和知名度。

四是开发全省首个“乡村找房”APP和“环翠·链乡”服务平台,助力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实现推广创新化。建立全区行政村低效、闲置资源数据库,上线环翠“乡村找房”APP,足不出户就可详细查看农村可租房、可租地,实现全流程线上动态监管和一键查询。不断升级完善“环翠·链乡”平台,一方面整合“红色印记、链乡休闲、链乡业态、链乡主体”四大模块,增加“乡村找房、链乡服务、链乡动态”三大功能,全面宣传推广农村优质游购娱资源;另一方面将手机端平台接入“最威海是环翠”APP,聚焦盘活全区乡村资源要素,扩大受众面,实现农村资产资源线上展示和掌上推广,目前累计发布宣传推广各项乡村优质文旅和服务信息360条。

五是开展农村闲置资源大起底排查,建立健全数据库。2024年,农村低效闲置资源盘活工作被列入全区“抓攻坚促突破”重点任务,为确保工作高效开展,召开了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在全区涉农镇街开展农村低效闲置资源起底式排查,建立数据库,精准摸排闲置农房、闲置农地和水库水体情况。累计摸排闲置农房4304栋(已流转670栋),其中有流转意向1727栋、能够连片流转227栋;农用地9010亩,其中有流转意向880亩(低效568亩,能够连片流转235亩)。目前已建立线上数据库,建成大数据中心一体化平台农业农村板块,计划链接“山东通”“最威海是环翠”平台,打通资源推介渠道,提高闲置资源公众知晓度,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向往环翠乡村,主动参与闲置资源盘活。各涉农镇街年内共计划打造人才服务综合体、特色主题民宿等特色盘活项目5个,目前已盘活农房50余栋,盘活项目正在进行稳步推进。

三、实施成效

“两清三化”行动实施以来,环翠区掀起了多种模式百花齐放的盘活热潮,打造出一批批特色亮点项目,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资源要素,又有力助推了精致城市建设。

(一)嵩山街道精准盘活 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项目

嵩山街道坚持“全覆盖摸底、精准化盘活、整体化推进”工作原则,累计吸引社会资本3300余万元,盘活民房84套,集体资产7处,土地355亩,产业项目数由2018年的3个累计增加到目前的15个。在农业项目方面,引入了石一昆味海产品产销基地、晟仙俊美蝴蝶兰产销基地、美丰蓝莓采摘园、小农女采摘园、沃德现代种植等农业产业项目。在运动产业方面,打造了轻体网球基地、星河乐园、骑士驿站等户外运动项目。在特色民宿方面,先后打造遇圆星居、怡然、昊天、清雅轩等多层次特色民宿84套,带动样板片区经济快速发展。在餐饮方面,培育了窖藏餐厅、昊天农家乐、石屋咖啡为代表的本土餐饮业,串连起小镇村“吃住行、游购娱”的全产业链条。创造就业岗位70余个,村集体年收入涨幅80%,带动群众增收300余万元。

(二)桥头镇建设威海锡镶紫砂茶壶博物馆

2023年,信河北村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流转房屋35栋,与威海华康太融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000万元建设威海锡镶紫砂茶壶博物馆,将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开设非遗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的研学融合试验地,打造宝物鉴定、书画创作、故事场景感受和互动体验中心。博物馆首期展出近2000多件老锡镶紫砂茶壶,完整全面的展示了威海锡镶技艺的起源与发展,对研究民国时期1898年到1938年40年锡镶紫砂鼎盛时期,威海锡镶技艺的发展和宜兴紫砂的发展起到重要历史研究价值。

(三)里口山聚焦民宿文化提升乡村文旅项目

一是盘活王家疃村原村委厂房3335平方米(民晟山庄),投资1014.35万元打造乡村会客厅项目,打造乡村振兴“威海模式”,已吸引了宝威教育、瑞丽团队、品品香白茶、环翠山柒禾、天馨国际马术俱乐部等30家知名企业共同聚力乡村振兴事业。二是流转盘活王家疃村委民房8栋,打造乡村会客厅美食商业街,目前已有九里香甜、面面俱到、筷乐岛韩式料理等10多家特色小吃,不断刺激景区消费。三是将王家疃3亩地停车场木屋流转至威海山里人家生态文旅有限公司签订商业合同,打造了13栋古色古香的特色民宿;流转盘活王家疃、刘家疃、姜家疃民房,吸引了柿园·斯是陋室、村上·喜柿、润亭民宿、见山、云落咖啡等特色民宿12家,持续提升里口山省级民宿集聚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