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进入9月份以后,早熟品种基本完成采收工作,中熟和晚熟品种陆续进入收获季节。随着天气转凉,病虫害发生相对放缓。但秋季仍是各种叶部和果实病害的高发期,防治不及时会形成严重危害。秋季需重点防控褐斑病、炭疽叶枯病、黑星病、炭疽病、果实黑红点病、褐腐病、锈果病、煤污病、顶梢卷叶蛾、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和苹果绵蚜。
一、秋季发生严重的病虫害
1、病害
枝干病害:包括腐烂病和轮纹病,腐烂病在秋季处于全年的第二个发生高峰,如果夏季通过增施钾肥能够对这一病害起到一定控制效果。枝干轮纹病在树上造成病瘤和粗皮,病组织上产生的病原菌分生孢子能够通过风雨传播侵染果实,秋季也是防控轮纹病的重要时段。
褐斑病:8月上旬,当果园内褐斑病的病叶率达到或超过3%,遇使叶面湿润超过24小时的降雨,雨前或雨后需喷施杀菌剂防治褐斑病,或者每遇到3-5个降雨日加喷一次杀菌剂,直到9月底。雨前可以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铜制剂、克菌丹等,雨后需喷三唑类杀菌剂,如戊唑醇、丙环唑等。
炭疽叶枯病:对于8月份或9月初采收的中早熟感病品种,如嘎啦、金冠等,于果实采收后,全园喷布一遍波尔多液或其他保护性杀菌。对晚熟的感病品种,如明月,需关注气象预报,在每次预报的降雨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铜制剂、克菌丹等,保护叶片和果实在降雨中不被病菌侵染。
苹果黑星病:对于6-7月份发生过黑星病的果园,无论轻重,都需在9月中旬前后喷布一遍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如氟哇硅、嘧霉胺、苯醚甲环唑等,以减少果园内黑星病的病叶量,降低后期病菌侵染果实的概率。
苹果炭疽病(苦腐病):又名苹果苦腐病,在生长期危害苹果果实并产生腐烂症状,也可造成采后腐烂。夏季高温,多雨,潮湿的地区尤为严重。幼果期果实即可被侵染,近成熟时才开始发病,采收后在贮藏期继续发生,导致采前的大量落果和贮藏期的果实腐烂。果实发病初期呈现针头大小的褐色圆形斑,边缘清晰,病斑随后迅速扩大,呈圆锥形深入果肉,横断面呈现‘V’形,是苦腐病的典型特征。
果实黑红点病:苹果红黑点病主要是出现在套袋苹果上的一种病害。是果实感染粉红聚端孢霉菌危害所致。一般发生在每年的七八月份,但一般在解袋后才被发现,与高温高湿的天气有很大的关系。
煤污病:苹果煤污病是一类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真菌病害,在我国各苹果产区普遍发生。苹果煤污病的症状类型非常多样,主要包括:蝇粪型点状、紧凑型点状、离散型点状、分支状、蜂巢状、微粒状、刻点状、煤烟状等。煤污病可在寄主表面蜡质层形成黑褐色的污斑或污点,但不侵染内部组织。煤污病不直接引起苹果产量损失,但影响果实外观品质,降低其商品价值。苹果套袋可有效预防煤污病的发生。
褐腐病:褐腐病是常见苹果果实病害,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褐腐病可引起花腐、叶片枯萎、枝干溃疡甚至流胶,并造成果实腐烂。果实受侵染后,初期出现浅褐色小斑,病斑迅速扩展,果实发病部分变褐,果肉松软,发病10天左右可造成整果腐烂。遇到多雨潮湿的天气,其腐烂果肉的表皮会形成很多突起的灰褐色或灰白色绒球状物。树上的病果少量残留于树上,失水干缩成僵果;发病果实也可提早脱落,或埋藏在土壤和落叶下面。
苹果锈果病:一般认为有三种症状类型,锈果型、花脸型和混合型。锈果型:从萼洼处开始,向梗洼方向呈放射状产生锈色条纹,该条纹由表皮细胞木栓化形成,多不规则但多与心室相对应。严重病果,果面龟裂,果实畸形,果肉僵硬,失去食用价值。花脸型:病果着色前一般没有明显症状,着色后散生许多不着色的近圆形黄绿色斑块,使果实呈红绿相间的“花脸”状。病果不着色部分稍凹陷,果面略显凹凸不平。混合型:病果着色前,在萼洼附近产生锈色斑块;着色后,在没有锈斑的地方或锈斑周围产生不着色的斑块而呈“花脸”状。针对锈果病尚无有效控制方法,建议发现病树用油漆进行标记,待冬季或早春刨除发病果树或高接‘金冠’等耐病品种。
2、虫害
顶梢卷叶蛾:1年发生2-3代,以2-3龄幼虫在枝梢顶端卷叶团中越冬。第2代成虫发生于7月下旬-8月末。
金纹细蛾:1年发生4-5代,以冬型成虫在落叶、杂草中越冬。第三代在8月中旬。幼虫在新梢叶片上表皮下取食叶肉,造成下表皮与叶肉分离,叶背面形成一皱褶,叶正面虫斑呈透明网眼状。
苹小卷叶蛾:1年发生3-4代,以初龄幼虫潜伏在剪口、锯口、树杈的缝隙中、老树皮下做白色薄茧越冬。尤其在剪锯口,越冬幼虫数量居多。
苹果绵蚜:苹果绵蚜以1~2龄若虫在枝干伤疤、裂缝处及地表根基部越冬。9月中旬以后,寄生蜂数量逐渐减少,绵蚜数量又逐渐增加,绵蚜发生数量出现第2次高峰。
二、管理措施
1、农业防治
(1)科学追施肥料。注重增施沼肥及其它有机肥,增强果树抗病能力;适时灌溉或排水控制果园湿度;合理修剪,防止果园密闭;及时中耕除草。
(2)清除病虫残体。及时剪除白粉病梢和卷叶蛾虫苞;刮除老
皮、翘皮,消灭部分越冬幼虫;剪除绵蚜危害的枝条;摘除炭疽、
轮纹病果及未脱果的食心虫果。秋季果树落叶后,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或进行秋翻地,将落叶埋入土中,以消灭越冬虫蛹和病叶,减少来年的病虫基数。
(3)深翻土壤。果实采摘后至11月上旬,有条件的果园结合深翻施肥将树盘范围内10厘米厚的表土填入深30厘米的施肥沟底层,将底土盖在上面,可以消灭表土中越冬的桃小食心虫、草履蚧、康氏粉蚧和山楂叶螨等。
(4)科学摘袋。使用双层纸袋的果园,摘袋时建议先摘除外层纸袋,过两三天后再摘除内层蜡纸袋,以保证果实表光并预防病虫害侵染。
2、生物防治
(1)根施菌肥。随秋施肥增施微生物菌肥,增加根系土壤中有益菌数量,控制根部病害的发生;增强树势,对于控制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也具有较好效果。
(2)释放天敌。不再喷施化学农药的果园,此时可以通过释放赤眼蜂、金纹细蛾跳小蜂、金纹细蛾姬小蜂等寄生蜂控制害虫危害;
(3)喷施生防病毒或生防菌剂。喷施苹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APGV)防治苹小卷叶蛾幼虫,喷施苏云金芽孢杆菌菌剂防治鳞翅目害虫等;喷施枯草芽胞杆菌等微生物菌剂防治叶果类病害。
3、科学用药
9月份以后苹果进入采收季节,对于前期防治较好的果园,如果园病虫基数低于1%,这一阶段可以不再喷施化学农药。对于前期发病较重,存在早期落叶、落果等重大损失风险的果园,还需要根据果园实际情况适时喷施药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控。对于苹果树腐烂病,应在果园管理过程中及时巡查,发现病斑及时刮治处理。
9月上中旬,针对炭疽叶枯病、早期落叶病和轮纹病等病害的发生,可以再喷施一次化学药剂,可以选用的杀菌剂包括戊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杀虫剂可以选用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吡虫啉等,喷药时可以加入磷酸二氢钾1000倍以利于果实转色。所选用的杀虫杀菌剂尽量选用不刺激果面的水剂、悬浮剂等剂型,尽量避免使用乳油、粉剂等剂型。
10月底到11月初,通过喷施三遍尿素,可以使叶片营养尽快回流到枝干中,提升枝干营养充实度,利于果树越冬;并能提升芽饱满度,利于来年开花座果。具体措施:第一遍尿素,浓度3~5%,7天后喷第二次,浓度为6~8%,14天后喷第三,浓度为8%~10%,第一次喷施尿素时还可加硫酸锌和少量硼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