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果茶 / 果茶工作

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关于印发《北方茶园应对冬季低温灾害管护技术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2日 15:11 阅读次数: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各区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国家级开发区社会工作部、南海新区社会工作部:

茶树冬季管理是北方茶园中的管理重点环节,及时有效地应对冬季寒潮低温、强降雪及大风等自然灾害,是维持茶园正常生产的重要保障。为做好茶树安全越冬和防灾抗灾减灾工作,现将山东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威海综合试验站制定的《北方茶园应对冬季低温灾害管护技术意见》,印发给你们,请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

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2023年12月18日


北方茶园应对冬季低温灾害管护技术意见

12月15日至18日,威海与烟台的半岛区域出现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强降温和寒潮大风天气,其中威海内陆最低温度达到-9.4℃,出现时间在16日夜间至17日早晨,全市过程的平均降水量18.4mm(指雪化水,其中环翠区平均45.5mm、临港区平均49.6mm)、部分区域的积雪深度超过60cm。据18日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19日至21日威海与烟台两区域将再次出现强降雪、大风和持续低温天气过程,多灾种叠加,气象灾害风险较高。

茶树出现越冬障碍的原因,与越冬期间的最低温度、低温持续时间、降温幅度、昼夜温差、土壤湿度、空气湿度、风速、日照强度与日照时数等因素相互综合作用有关。在北方茶树长期的越冬实践过程中,总结凝炼出“适地选址建园、选栽抗逆品种、绿篱林网防护、行间覆盖或生草、冬前贮养充足、越冬土墒正常”等行之有效的防护技术措施。为保证茶树顺利安全越冬,有效应对冬季低温等灾害性天气对茶树造成伤害,特提出如下技术措施,供参考应用。

一、灾前预防

(一)成龄茶园

1.适地选址建园

建园前应实地勘察园地基本情况,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包括气象资料、环境条件,地形地势。气象气候条件,特别注意历年的最低气温及持续时间、降温幅度、风力、降水量;环境条件,规避易出现低温冻害的区域,避免在寒潮易侵袭的迎风口、深谷洼地或山高风大的西北向坡地建园,坡度20°之内不超过25°。茶园周围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植被丰富、背风向阳、空气清新、水源充足、水质清洁。

2.选栽逆品种

按照抗寒性、抗旱性、优质性、丰产性、适制性、机采性等性状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性特别是抗绿盲蝽危害的茶品种;不宜栽植抗低温能力弱的大叶种和部分中叶种内的品种,也不宜栽植小叶种内抗低温能力弱的品种。应优先选栽国家或省级审(认、鉴)定的品种,其中黄山种、鸠坑种、祁门种、福鼎大白等品种均适合于北方茶区种植。也可以栽植中茶108、龙井43、龙井长叶、白毫早、御金香、鸠坑早、舒茶早、迎霜、碧香早、信阳10号、蒙山9号、鄂茶1号、鄂茶10号等国内品种,以及山东自主选育的瑞雪、寒梅、青农38、北茶1号、北茶36号、鲁茶18号、鲁茶28号、鲁茶33等品种。

采用有性系茶播种的,优先选择北方茶区内的有性系茶树上采摘的饱满种子进行播种;采用无性系茶的,优先选择北方茶树上采集接穗且在北方自然环境内繁育扦插的优质苗木进行栽植。根据春季芽头采摘期的早晚,合理配置早、中、晚品种,延长可采摘期,缓和劳动用工紧张、提高加工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3.绿篱林网防护

北方茶园的生态防护林面积可占茶园总面积的30%~50%。生态防护林系统建设应与茶园建设同步进行,一般应在茶苗定植前完成。生态防护林系统由主林带(含隔离林带)、副林带、小区防护带、遮阴树、地面生草和水生植物等组成,呈带状或网状结构,合理搭配,力求“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色相季相分明”。

主林带应设置在山脊、风口、茶园的西侧和北侧,可包含4~8行树,树种由外到内依次为灌木、亚乔木、大乔木、亚乔木、灌木等组成,林带宽度5~7m,推荐15~20m。其中灌木宜整成绿篱状,绿篱应密实,地面宜生草;副林带走向与主林带垂直,建在茶园的东侧和南侧,或南北向的主干道和支道的侧面,林带宽度至少2~6m。

栽植多行防护林的,可全部栽植常绿树种,也可常绿与落叶树种混配栽植,地面宜生草;栽植1~2行防护林的,宜采用常绿树种。栽植常绿性灌木的,宜双行以上三角形栽植,整形为篱壁状,株间密实、有厚度,成型后灌木丛的整体高度不应小于80~100cm。

在茶园小区的内部,为预防大风和低温天气,可在茶园北面、西面风口处搭建风障,一般风障的材料选用稻草帘为最佳,塑料薄膜也可以使用,达到“前透光、后护身、前行不遮后行阴”的目的。

4.行间覆盖或生草

采用行间带状生物质覆盖或生草是北方茶园的适宜土壤管理制度,其中幼龄期茶树以行间生草为主,封行后以生物质覆盖为主。不提倡清耕制。

4.1覆盖生物质  常用的覆盖材料有各类林木枝叶茎根、木片(屑)等,小麦等作物秸秆,花生、稻、麦等的糠壳或玉米等穗芯,野生杂草、粮食加工副料等。对陈旧物料或刚收割新鲜料,经烈日暴晒2~3 d或喷洒杀菌杀虫剂后,再行覆盖。对长度小于10 cm的当季干料,可直接覆盖;对长度大于10 cm的,宜粉碎后再覆盖,其粒径以2~5 cm为佳。将物料腐熟后铺盖。底层粒径宜小、上层粒径宜大。覆盖未腐熟料要与茶树根茎间保持5cm以上距离。不提倡覆盖塑料地膜、毛毡、园艺地布、无纺布等各类化工产品。

覆盖前需要在茶园行间平整土壤、清理杂草,施用基肥;覆盖时间以春季4月初至秋季11月前为好。覆盖厚度动态保持在 8~20cm。覆后注意防火,定期检查覆盖物腐烂情况,及时补充覆盖物,连续覆盖4~5年的茶园宜旋翻1次,再行覆盖。

4.2行间生草  人工生草草种可优先选择低温型草种,如黑麦草混加高羊茅、鼠茅草、毛叶苕子(野豌豆)等;也可选择中草药草种,如牛膝、黄芪、元胡等。还可以选择早熟禾、紫花苜蓿、百喜草、麦冬、沿阶草等草种;人工播种不以收获果实为主要目的的豌豆、红豆、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也视为人工生草。自然生草的草类可以选留马唐、虎尾草、斑种草、虱子草、狗尾巴草、蒲公英等。

播种深度1.5~3.0 cm。每666.7m2条播种量1~4kg,其中鼠茅草1.5kg左右,撒播比条播增加20%~30%的种量。播种深度,土壤粘度高宜浅,壤土和沙壤土稍深;小粒种宜浅,大粒种稍深。春季返青季节补充氮肥,每666.7m2施尿素5~10kg。草高30~40 cm或开花结籽前进行刈割,每年刈割 1~3 次。刈割留茬高度5~8 cm,豆科草种留1~2个分枝,禾本科草留心叶。避免刈割对根系造成破坏,确保茎蔓能二次萌芽。鼠茅草、毛叶苕子等低秆矮草类无需刈割。茶园生草每隔3年左右翻压更新1次,将表层有机质翻入土中。

5.冬前贮养充足

营养物质通常贮存在茶树的皮层、木质部的薄壁细胞、髓以及地下根部内,用于抵御冬季严寒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维持冬季休眠期内的正常生命活动。越冬前茶树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越多、冬季抗御低温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通过早施基肥、病虫害防控和采养结合等措施,可提高越冬期间的养分贮量。

5.1 早施基肥  秋施基肥以白露(8月下旬)至秋分(9月下旬)时段为好,正值根系生长高峰期,施肥造成的伤根很容易愈合,切断的小细根还能促发萌生更多新根。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殖酸类肥料、堆肥、圈肥、复合肥、绿肥及作物秸秆等,配施磷钾肥。常用的牛粪或羊粪要经腐熟,用量10~15m3/666.7m2 ,也可施用腐熟的饼肥200~500 kg或商品有机肥1000~3000kg。秋季需要追肥的应在立秋前后结束,提倡施用山东农大肥业等推出的茶树套餐肥等专用肥料。

5.2 病虫害防治  对于危害茶树叶片上的害虫,年防控重点期在秋季,提倡“春虫秋防”,主要防控绿盲蝽、黑刺粉虱等害虫,保护好叶片,合成积累更多越冬贮藏营养物质。

5.3 采养结合  秋季采摘茶叶宜留1~2叶,采养结合,要形成一定厚度的绿叶层,切忌“一扫光”;处暑至白露节气期间适时封园停采,以使秋季萌生的叶片充分成熟。对晚秋仍继续生长的新梢应打顶轻采或剪除嫩梢顶芽,以处理后至越冬前茶树不再抽发新芽为宜;成龄茶蓬的定形修剪高度以提升至60~70cm为宜,增加单株越冬枝叶量,增加树体内贮藏营养总量。

此外,在极端低温天气来临前,可在叶面喷施钙离子、脱落酸、脯氨酸、甜菜碱、芸苔素内酯、含有褐藻寡糖的海藻发酵液等防寒抗冻剂,以保护树体或增强树体应对极端低温的耐受能力。

6.越冬土墒正常

6.1建有水肥一体化设施  北方茶园均应配套建设高质量的水肥一体化设施,能快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地输送到茶树根部。园区内或周边应有能够满足茶树正常生长的水源,一般每13~20ha茶园需建有不小于1000m3的水塘、水库等蓄水区。根据茶园土壤类型、地形、面积、投资能力等情况进行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6.2适时浇补水  ①浇越冬水。茶园于小雪前后浇越冬水,要浇足浇透,湿土层至少达到40cm左右。②休眠期补水。休眠期内出现持续性干旱天气时,应选择温度较高、天气晴好的时段浇水,保持土壤的正常墒情。可采用大水沟灌、漫灌的方式补水,以免冬季应用水肥一体化设施管道内结冰。③早春补水。北方早春多风少雨,存在“春雨贵似油”现象,应充分利用水肥一体化设施及时补水,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持园区特别是茶树根际附近的土壤湿度正常。

(二)幼龄茶园

在威海等北方茶叶产区,幼龄茶树应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才能够确保安全越冬。除了可借鉴采用成龄茶园所应用的技术措施外,还应该在冬季低温冷空气来临前,搭设好棚架结构,其上覆盖一层抗紫外线抗老化的塑料编织布(园艺地布)或塑料薄膜加遮阳网等方式越冬。

采取简易结构棚(小拱棚)方式,小拱棚的竹弓间距1m左右,上部应留有与茶树蓬面20cm以上空间,棚架上的覆盖物以塑料编织布(图1~2)为宜。这种新型越冬保护方式,可逐步取代塑料薄膜小拱棚覆盖或整株整行埋土覆盖等常规的传统模式。

架设棚架且覆盖有塑料编织布(园艺地布)的幼龄茶园

二、灾中应对

(一)物资储备

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动态和变化,提前做好各种雪灾应急物资准备,并及时实施相关挽救措施。尤其是苗圃地(含种质资源圃)、幼龄茶园、高海拔茶园和低洼地茶园应及早采取措施,做好应对低温寒潮天气的准备。

(二)清除雪害

对于因积雪超重有可能造成茶树越冬拱棚及设施棚体压塌倾覆的,可采取人工或机械等方式,提前或及时清除棚膜(被体)上的积雪。

开展雪灾救援时,一定要注意人身生命安全,对于遭受积雪覆盖随时有可能倾覆的危棚,切忌到大棚内操作。

三、灾后恢复

(一)补建防护林网系统

对园区周边和栽植小区周边没有建设防护林的茶园,在次年春季或秋季,及时做好生态防护系统规划,建成乔木、亚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木本藤本与草本相结合,林木、果树与花卉相结合的高效防护体系,构建“植物墙”,避免凛冽寒风直接扫射到茶蓬、茶行等造成严重危害。

(二)加强营养管理

受到极端低温危害的茶树应早施春肥,薄肥勤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叶面肥,可以增强树势。冻害较重的植株,萌芽抽梢后视树体情况进行施肥措施的调整。对于根系受冻茶树,可在新发枝上叶片成熟后进行根外追肥。

(三)修剪补苗

茶树遭受极端低温后,树冠上部分受冻叶片已失去光合能力,当春季气温回暖时,宜及时剪除全部冻害枝条。受冻害较轻的,实行轻修剪。对于冻害严重的1~2年生茶树,如果冻死率不高,可以采用定型修剪的办法,剪去部分枯枝,并及时补栽壮苗。

(四)病虫管控

遭受到极端低温影响的茶园,容易发生茶炭疽病等病害和蚜虫、蚧类、天牛等虫害。应及时清除带有虫卵和病原菌的枯枝落叶,清园后全园再喷施1次石硫合剂,以有效减少茶园生长季内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及时观察绿盲蝽、小绿叶蝉和螨类等病虫害的发生,并适时采用生物、物理等方法防治。

(执笔人:王林军、王梓清、戴婧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