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乳山市创新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理念,按照“大平台、数字化、全链条”的思路,打造“五位一体”的乳山市智慧农经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农村“三资”全要素入库,通过“基础数据、过程管控、全程留痕、监测预警”四位一体的功能,让农村每笔资金交易、资产处置、资源利用有据可查、全程可控、可追可溯,形成互联互通、一站式的监管机制。
一、构建智慧网络,摸清农村家底
聚焦“三资”家底不清,民主监督、专责监督没有形成合力等问题,乳山市搭建了包含“一张网、一张图、一颗芯、N个端”等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三资”监管平台,一张网即乳山市智慧农经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大数据网”,一张图即“村情地图”,“一颗芯”即打通智慧农经平台与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公开数据交互端口的“芯”,N个端即互通共享“三资”管理、农村产权交易、阳光村务、宅基地管理、土地确权五项农经业务端。通过档案整理、实地调查等方式逐村摸底,建立全市“三资”智慧数据库,依托数据库,排查集体资产资源侵占、违规经营等问题,群众“扫码”监督,倒逼村干部依法依规办事。目前,全市601个行政村已在智慧农经平台“村情地图”上勾画落图资源14864宗、资产27632宗,关联合同13072份。排查收回违规占用的资产6处、资源26亩。
二、规范产权流转交易,提升资产价值
聚焦“三资”处置不规范、投资收益少、产权变现难等问题,乳山市出台《关于推动全市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一中心一平台一体系”系统化改革模式,“一中心”,即成立了威海首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构建市、镇、村三级贯通、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一平台”即按照“阳光交易、应进必进”的原则,搭建阳光“云交易”信息化平台,发挥平台资源配置、市场竞争、为农服务、过程监管等功能,进一步活跃农村全要素交易市场。“一体系”,即推行交易规则、系统、发布、资金结算、服务标准、监管“六统一”的完善管理体系和17项业务流程,实现了规范有序的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共完成交易1118笔,交易金额8603.67万元,平均溢价率7%。
三、实时动态监管,全程留痕可查
聚焦“三资”群众质疑多、责任不明、监管不透等问题,乳山市建立“非现金结算、无纸化审批、全过程公开”“三资”动态监管模式。推行“银农直联”支付,实行“一村一账户,收支两条线”管理,村级线上发出申请,镇街干部逐级线上审批,网上银行支付,极大节省人力、时间成本,实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今年以来,通过“银农直联”支付资金22808笔,实现线上收入33486万元,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率达到100%。建立监管预警机制,将合同中的付款信息纳入平台的合同预警数据库,自动提醒收付款、到期时间;整改后的规范合同在平台中备案,强化变更记录、合同终止、收付款等环节全链条监管。建立“线上+线下”双公开机制,村级财务计划、收入支出、资产资源等信息,每月20号前在村务公开栏、智慧农经平台同步公开,保障群众知情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