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发展中草药种植链条经济》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巩固中草药种植规模。目前,我市主要中草药栽培品种有西洋参、丹参、太子参、金银花等,其中西洋参种植面积7万亩,年产量约6500吨,产量占全国7成以上,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文登区和荣成市;丹参种植面积1800亩,年产量约0.45万吨,主要分布在文登区和荣成市;金银花种植面积2000亩,年产量约400吨,主要分布在乳山市。
二是大力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支持中医生产企业进行传统工艺现代化改造,推动天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代中药产业化项目和华钟制药有限公司中药材初加工项目建设,提高中药制造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目前,两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天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代中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亿元,其中2022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已完成投资2400万元,预计2023年底实现投产;华钟制药有限公司中药材初加工项目总投资3.6亿元,其中2022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已完成投资2814万元,预计2023年底实现投产。依托千里山海自驾旅游线路,加快中医药旅游“跨界融合”;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评定工作,累计评定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9家,创建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1个,我市获评山东省首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三是积极推动中医药区域品牌建设。推动文登西洋参、海马,乳山大姜、牡蛎,荣成海带(昆布)、海参纳入省道地药材目录和特色中药材目录,其中西洋参入选“鲁十味”名单。组织文登区西洋参小镇参加齐鲁特色中药材采收季宣传推介活动,西洋参种植模式入选省中医药产业典型案例。开展齐鲁中医药老字号老商号寻访申报工作,已寻访到中医老字号线索3个。
四是积极开展中草药进校园活动。开展“中医药伴我成长”系列活动,组织威海市各级中医院中医药专家进入中小学校,助力中医药文化在校园传承发展;将中医药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创建中医药文化特色校,开展中医药知识教育,威海市北竹岛小学立足健康教育特色建设,在传承中医药文化、培育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习惯方面做了认真探索与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
五是强化中医药产业科技支撑力量。加强中医药产业相关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建设省级创新平台2家、市级创新平台3家;实施中医药产业科技项目,积极支持中药材相关领域课题研究,获得经费支持1500余万元;积极推动中医药领域计划攻关,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与山东安然纳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项目“西洋参稀有人参皂苷的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与新产品研发”,获得了2株直接利用西洋参根为原料高产高效发酵生物转化制备稀有人参皂苷的优良药用菌菌株,建立了发酵工艺技术1套。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结合李世刚代表建议及相关部门职能,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出台《威海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健全中药材种植业、中药工业、中医药跨界融合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和保障体系,提升中药材供给质量和水平。
二是建立中草药文化进校园机制。组建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师生、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为主体的中医药文化科普队伍,制定中医药进校园实施方案,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鼓励中小学开发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创建遴选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落实中医药文化课程的开设和开发,深入研究新增的中医药文化内容,指导教师科学、系统地将中医药知识传授给学生,丰富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是鼓励中医药生产企业提升技术水平。鼓励引导中医药生产企业开展中药提取技术、分离技术、纯化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研究,支持企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通过自建或共建方式打造中药种植基地,提升产品质量。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3日
(联系人:于燕波 联系电话:521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