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生态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是全国第一个市级及所辖县级市全部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地级市,华夏城、好运角旅游度假区成功入选国家级、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华夏城生态修复治理谋转型发展”实践模式在全国宣传推广,一系列成绩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5月31号您在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我们对相关部门答复意见进行了梳理。
一是关于“生态建设国储林”。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出台了《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和《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对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储备林建设培育周期长,森林经营专业化水平要求高,受森林采伐等政策限制,收益产出不明确,目前,一般以国有林场为主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我市种苗花卉、特色经济林等林业产业受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相关政策影响,发展空间受限。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相关要求,加大退化林修复和低效林改造工作力度,切实提高森林质量,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促进种苗花卉等林业产业提质增效。
二是关于“生态修复土地整理”。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等专业技术单位以及威海市广安城投、临港区国资公司、荣成城投等地方国有企业积极投入到废弃矿山修复工作中,有效解决了地方财政矿山修复资金不足的问题。目前,已选出一批有条件的矿山治理项目,推进市场化方式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例如经区大岚山废弃矿山综合整治项目、荣成市人和镇伯家岛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土地整治工程、高区朱家寨花岗岩矿区综合整治项目,正由国有或社会资本与地方政府洽谈合作。
三是关于“生态康养文旅产业导入”。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一是坚持生态第一的旅游开发战略。在旅游发展规划和项目规划中,把保护生态环境、生态资源放到首要的位置,在编制《威海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时,专门编写了环境保护章节。二是着力培育生态旅游精品项目。充分发挥山、海、湾、滩、岛、温泉、森林等资源优势,推动那香海景区整合大天鹅、鸡鸣岛、温泉、康养等资源,打造那香海文旅度假小镇,引导华夏城景区进行生态修复提升,打造生态文明展馆。三是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全域旅游发展主阵地。依托801公里山海景观旅游大道,将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相结合,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下一步,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生态文旅项目,推动景区提档升级,推进景区化村庄打造,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力促生态旅游发展。
四是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村全域综合整治开发”。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工作,把落实河湖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威海河湖长制工作经验被水利部、省委改革办推广,同时威海也是全省唯一争取到国务院河湖长制督查激励的市。主要做法:一是坚持河湖岸一体,巩固深化水系综合治理模式。制定了河湖长履职细则等30多项制度机制,成立四个区市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将县级河长、湖长、湾长进行调整理顺,形成水陆统筹、协同联动的良好局面。二是坚持水利水务一体,实现“蓄、供、排、节”全链条融合。完成黄垒河、母猪河地下水库建设,新增蓄水库容6200万立方米;实施黄垒河地下水库—母猪河地下水库—米山水库连通工程,竣工后年可增加区域雨洪资源利用5000万立方米;推动市区3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6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成母猪河水质净化提升。三是坚持城市乡村一体,提升全域水生态治理水平。实施精致河湖建设三年行动,打造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15条、市级精致河湖10条,高标准完成126条省级美丽幸福河湖达标建设任务。结合“智慧城市”“数字水利”建设,探索建立“大数据+河湖长制”管理模式,整合全市376座水库、504条河流及全市相关人员信息,实现管理范围全覆盖。下一步,将不断完善“河湖长+河长办+部门+基层管护队伍”的河湖管理体系,健全动态调整机制,组织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等“九大专项行动”,做好河湖水安全、水污染、水生态、水环境常态化治理和监督。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生态建设等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细致谋划、狠抓工作落实,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而不懈努力。希望您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3日
(联系人:隋书超 联系电话:5260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