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目标任务 | 牵头
领导 | 牵头
单位 | 责任
单位 | 年度工
作目标 | 季度推进计划 | 推进落实情况 | 进展
情况 |
27 |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保面积、保产量,确保完成省下达基本任务。要持续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效,新建高标准农田22万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新增精致牧场20个,恢复扩大畜禽产能,保障必需农产品有效供给 | 张宏璞 | 市农业农村局 | 新建高标准农田22万亩,新增精致牧场20个;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3万亩,大豆播种面积7万亩,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基本消除10亩以上成方连片撂荒地 | 一季度:做好春季小麦田间管理,分解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下发《关于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关于调整精致牧场和农牧循环一体化企业创建标准的通知》。
二季度:分解下达粮食、大豆播种面积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任务;抓好“三夏”生产;印发《2022年威海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实施方案》,确保6月低前完成复合种植任务;在全市开展留春地撂荒情况调查摸底,建立问题地块台账,确保复耕复种;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市级评审和招标准备;做好2022年精致牧场建设名额分配。 三季度:做好田间生产管理;开展撂荒地有效利用督导检查;完成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标工作;指导各区市开展精致牧场创建,对生猪产能进行分析研究。 四季度:做好秋收秋种工作,完成省下达粮食生产任务;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验收;总结撂荒地有效利用和生猪调控工作经验;完成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公布精致牧场创建名单
| 一是持续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全面推进“三夏”农业生产。收获小麦面积79.9万亩,比去年增加9万亩,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夏播粮食计划播种面积81.6万亩,截至6月26日完成78.3万亩,占播种计划的96%,6月底前完成播种任务。
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将18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3万吨产量、7万亩大豆播种面积、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22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以威海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形式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开发区。 三是开展留春地撂荒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共排查隐患面积1.9万亩,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四是稳定大豆播种面积,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印发《2022年威海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实施方案》,召开全市“三夏”生产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会,6月底前完成7万亩大豆和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 五是按照省农业农村厅下达任务要求,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编制工作,同步完成设计、勘探等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完成市级方案评审并报省厅备案,正在进行项目施工招投标工作。 六是已下发了《关于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将能繁母猪保有量分解至各区市,逐级压实责任;组织开展精致牧场创建,分配2022年精致牧场建设名额,上半年全市畜禽产能保持稳定。 | 是 | |
28 | 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在产业效益和品质上功夫,抓好苹果、西洋参等20个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担任特色农业产业链“链主”,培育4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持续推进环翠区、乳山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及乳山市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争创4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做精乡村休闲旅游,培育发展创意农业、康养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规范提升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小农户数量和面积增加8%以上。加强示范创建工作,2022年新增市级以上示范社15个、示范家庭农场15个。继续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建设1处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以上,育成新品种1个以上 | 张宏璞 | 市农业农村局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洋发展局、文化和旅游局 | 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链“链主”20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4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个、农业产业强镇4个。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流转,新增市级以上示范社15个、示范家庭农场15个。推进环翠区、乳山市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1处良种繁育基地,育成新品种1个以上 | 一季度:完成第七批省级知名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申报工作;开展合作社、家庭农场整县提升试点。完成环翠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材料编制;完成牡蛎混养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选址,开展新品种选育材料播种、育苗等申报。
二季度:完成特色农业产业链“链主”评选;推进环翠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苹果冷链仓储物流项目建设,完成乳山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数据平台建设;做好农作物选育材料的田间管理,开展植物新品种权申报。 三季度:完成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申报;完成乳山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花生蛋白及花生油提取研发中试建设项目建设;对牡蛎养殖项目进行设备实验,对西洋参项目申请鉴定验收;按农情进行新品种(优系)筛选鉴定。 四季度:完成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申报;组织开展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评定,对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推进环翠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化苹果分拣冷藏中试生产线建设,做好乳山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开展农机项目验收;筛选出新优系3-5个,植物新品种权授权1项 | 一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推荐乳山大花生参与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威海市文登区道地参业发展有限公司(圣山仙参)等8家企业参与企业产品品牌评选。全市已培育省级区域公用品牌6个、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37个、市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84个。
二是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新评选农业特色产业“链主”28家。组织各区市开展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乡土产业名品村申报活动。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656家、家庭农场发展到2346家;指导文登区开展农民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310万亩次。 三是推动产业园建设。环翠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投资12189万元,已完成投资1442.31万元,项目进度11.83%,乳山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214亿元,已完成投资5864万元,项目进度53%。 四是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水平。完成甘薯、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材料播种,其中播种甘薯品系421个、马铃薯品系30个,花生20个,培育的无花果‘锦青’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全市670万补贴资金全部落实到位,补贴机具400台(套)。牡蛎机械化采收和清洗项目获得省厅项目资金100万元。 | 是 |
29 | 因地制宜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提升20个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895公里村路安防工程,健全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机制,加大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推动48个单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稳妥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新建107个农村电网项目,2022年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5个。抓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问题整改,无论城镇边界外、边界内,只要涉及村庄改造、棚户区改造,一定要严格按照省里的分类,有序实施,前提是群众愿意,有项目用地需求,有资金财力办好 | 张宏璞 | 市农业农村局 | 市委农办、市公安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 | 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提升农村供水、改厕、清洁取暖、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 一季度:加快未建设社区建设;组织区市提报2022年度省级示范村名单,编制实施方案;组织文登区、荣成市完成2022年度农村供水提质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完成10项中低压配网工程建设;调度各区市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进度;制定《威海市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方案》。
二季度:出台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完成供水项目招投标并开工建设,中低压配网工程开工85项、竣工40项,高压配网工程开工1项;指导经区探索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三季度:对25个年度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督导;累计完成35个村庄供水改造;中低压配网工程开工102项、竣工80项;加快推进存在安全隐患农房整治。 四季度:制定安置区房屋分配方案;总结推广2022年度示范村创新经验;累计完成48个村庄供水改造;5项高压配网工程全部开工;对各区市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年度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 1.市农业农村局牵头于5月份正式印发《威海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6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2.市委农办调整20个乡村振兴重点样板片区区市级领导分包方案,修订完善《威海市乡村振兴样板片区(田园综合体)情况介绍》; 3.市住建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印发威海市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通知》(威住建通字〔2022〕11号)。指导经区探索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目前已完成选址工作,正在进行方案设计。 4.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市住建局4次下发《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进展情况通报》,2次组织工作人员对各区市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督导各区市加快工作推进力度,截至目前,全市鉴定为C、D级的农村危房均已完成整治。 5.市水务局已完成文登区、荣成市2022年度农村供水提质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并开工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17个村庄供水工程改造提升,整体进度达到60%。下步持续加大工作督导力度,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11月底前全面完成工程建设。 6.村庄改造、棚户区改造方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根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进程和村庄发展需求做好村庄分类动态调整。 | 是 |
30 |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的产业和就业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开展巩固拓展教育帮扶、健康帮扶、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成果四大行动,持续提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水平。鼓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多措并举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争取明年全市90%以上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 | 张宏璞 | 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 充分发挥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作用,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决防止返贫和新致贫,推动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 | 一季度: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完成集中推进区规划和总体建设方案编制,规划论证2022年财政衔接资金项目。
二季度:组织对尚未纳入监测帮扶范围的特殊群体开展重点排查梳理,完成集中推进区规划和总体建设方案审批,完成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审批备案,启动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扶贫资产运营情况风险评估。 三季度:充分运用监测预警机制,对发现的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认定为监测帮扶对象,实施针对性帮扶。加快推进2022年项目建设,加强已建项目运营管理,建立收益动态联结机制。 四季度:开展年度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做好监测帮扶对象认定、风险评估等,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全面完成2022年度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建设 | 1.联合七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的通知》(鲁乡振发〔2022〕11号);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我市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相关工作方案;采取电话调查和入户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低保、特困供养、重度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排查;印发《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对“八类重点群体”进行查漏补缺,确保应纳尽纳。经过集中排查,截至6月底,新纳入监测帮扶对象20户、45人,已全部录入国家系统。
2.组织各区市对已建项目资产运营管理情况进行了自查,从自查情况看,目前全市已建项目资产运营情况良好,未出现资产闲置和损毁问题。6月14日至23日,市局对2022年项目推进情况及已建产业项目运营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组织完成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规划编制和项目实施方案审批,环翠区市级衔接推进区规划发展项目16个,截至6月底,已全部完成县级审批,其中9个正在进行招投标,7个正在进行图纸设计等前期工作;文登区省级推进区规划发展项目7个,其中已开工建设项目2个,其他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 | 是 | |
172 | 扎实推进精细乡村治理。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实施乡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 | 张宏璞 | 市农业农村局 | 市司法局 | 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实施乡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 | 一季度:市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市每个乡村(社区)选拔“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组织开展“新春送法·法润万家”普法宣传活动。
二季度:挖掘上报我市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普法宣传活动。 三季度:开展第九批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活动。 四季度: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暨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 | 1.组织区市筛选了我市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推荐了2个案例到省里参加全国第四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评选。
2.组织各区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美好生活·与法同行”普法宣传活动。各区市通过机关内部普法、送法下乡等活动开展普法宣传。共计发放普法宣传单页1万余份,发放普法手提袋2000余个,现场答疑解惑100余次。 |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