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51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废弃农用地膜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关于苹果套袋垃圾处理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30日 10:38 阅读次数: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致公党威海市委、于富波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废弃农用地膜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关于苹果套袋垃圾处理的相关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农业废弃物利用基本情况

2020年,全市地膜使用总量1659.04吨,回收总量1415.12吨,回收率85.3%,回收作业以人工捡拾为主,少部分连片耕地采用机械回收。棚膜使用总量3791.33吨,回收量3634.17吨(非提案中所提1808.07吨),回收率达到95.85%,回收后主要用于农产品包装材料、企业回收再加工其他塑料制品。反光膜使用总量2031.89吨,回收量达1956.99吨,回收率达到96.3%。

2020年,果品总产量107.97万吨,减少10.66%,投入58.26亿个果袋,减少11.3%。每年苹果种植产生大量的苹果套袋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焚烧、沟渠弃置、就地掩埋。苹果袋为纸袋,可自然降解,除焚烧产生大气污染外,其他方式对环境影响较小。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赶大集、发放明白纸等手段,积极宣传废旧农膜回收和标准地膜应用,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用薄膜、果袋的回收处理和新技术应用。2020年,组织各类培训56次,宣传活动93次,发放宣传材料19530份,进行广播、电视报道4次,网络媒体宣传稿9篇(次)。10月份,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甘肃省高台县等区县开展调研考察,重点学习废旧地膜回收体系建设。

(二)强化典型示范。做好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项目--荣成市地膜污染防治工程的实施工作,推广标准地膜6000亩,全生物降解地膜1440亩,新建标准加厚地膜回收点1处,新建标准加厚地膜清洗车间1个,新建2000平米地膜晾晒干场1处。启动2021年乳山农膜大县建设,重点是开展标准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和农膜回收利用再加工。乳山、荣成两市的经验做法得到了省厅认可和推广。

(三)做好技术支撑。开展地膜应用与残留调查评估,2020年农田地膜国控监测点地膜残留量为1.30 kg/亩,地膜残留量明显下降。制定威海地方标准DB3710/T 112—2020《威海苹果投入品使用规范》。在全市二十余家现代果园推广“苹果免套袋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四)加强执法监管。在经营使用环节,各区市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脱标地膜销售使用,规范废旧农用薄膜的回收利用。全市开展执法检查15次,出动检查人员859人次,查处违法行为1次。开展农用薄膜回收清理专项行动,全市清理农田(果园)面积54.46万亩,占全市覆膜面积的96.25%,清理废旧地膜1415.12吨。

三、今后工作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回收体系建设。积极争取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地膜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推广以及“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市)处理”的一体化废旧农膜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苹果套袋可参照这一模式运作。

(二)强化部门合作,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开展与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联合执法,通过对农用薄膜生产销售执法监管,严厉查出脱标地膜使用和弃置。今年计划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50次以上,出动人员6000人次以上。

(三)注重宣传引导,强化农业环保意识。通过微信公众号、赶大集、宣传条幅等形式,加大宣传教育,计划开展宣传活动80次以上,发放宣传材料20000份以上,培训会议45次以上,网络新媒体宣传文章6篇(次)以上。

(四)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强与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技术交流,推广农膜科学应用和无袋栽培新技术。以乳山农膜大县建设为着力点,打造标准地膜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应用新高地,带动全市农用薄膜工作开展再上新台阶。

尊敬的致公党威海市委,尊敬的于富波委员,感谢你们对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今后请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以上答复不当之处,请指正。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