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威海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威海市美丽乡村建设起步较早,可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开始至2009年,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启动了以“三清三化”(清理“三大堆”、清理乱搭乱建、清理漫流污水和硬化街道路面、绿化庭院村庄、亮化主要干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即美丽乡村1.0版。在此基础上,2010年至2016年,启动了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强道路、通讯、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了村村主干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村村通电、通自来水、通公交车、通闭路电视、通无线网络等目标,建成了“户保洁、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完成了美丽乡村2.0版打造。2017年以来,全面启动美丽乡村标准化升级和示范创建行动,制定了“百村示范、千村提升”计划,标志着威海市美丽乡村建设进入3.0版时代。
由于机构改革,此项工作职能由原市委农工办移交到农业农村局。机构改革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三生三美”、宜居宜业愿景引领,以打造全域美丽乡村、推进“五个振兴”为目标,以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重点,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和内涵挖掘,围绕乡村振兴样板片区、西部环山路和“三线一环”大框架,加速提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努力建设一批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逐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由“一处美”向“全域美”转变,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截至2020年底,威海市共创建各类美丽乡村示范村303个。其中,省级示范村103个、市级示范村200个,省级清洁村庄覆盖率达到24%,位于全省前列。
一、主要做法
2019年以来,我市紧紧扭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薄弱环节、重点任务和关键节点,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坚持突击战与长久战相结合,坚持整治与管护并重,不断提升我市美丽乡村水平。
(一)以“三清一改”为重点推进“洗脸工程”。针对部分村庄长期存在的“三大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管护缺失问题,重点开展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洗脸工程”,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组织住建、生态环境、水务、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对各区市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暗访,暗访情况通报各区市党委、政府,树立问题意识,狠抓整改落实,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二)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换装工程”。为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硬”环境,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在全市开展了“换装工程”。截至2020年,累计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40.1万户,建成农村公厕612个,所有区市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全部达到90%以上;49个乡镇、1798个村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成1047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2019-2020年),新增规模化供水村庄695个、管网改造村庄935个,农村规模化供水村庄达到1904个,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73%,单村供水村庄实现水处理设备全覆盖,全市村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完成2254个村庄通户道路硬化建设任务,实现农村道路硬化“户户通”全覆盖。
(三)以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提神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既要抓好基础设施“面子工程”,更要抓好长效管护“里子工程”。结合信用“进农村”工作,我市创新“信用+”模式,把信用体系建设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挥守信激励的正向引导作用。在工作中,将乱扔乱倒垃圾、乱堆乱放杂物、门前私搭乱建等行为全部列入信用扣分项目,对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开展义务劳动和自觉拆除违建的村民予以信用加分,得分高的不仅在村内张贴喜报进行大张旗鼓宣传,而且还给予减免电费、免费查体、赠送日用品等奖励,信用建设融入农村乡土社会,有效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环境志愿服务队2400多支,由村民自发负责村内卫生,有150多个村500多名保洁员光荣“下岗”,初步建立起了群众主动参与、自我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
二、下步打算
一是强化督导狠抓落实。进一步发挥我局牵头作用,联合各相关部门开展常态化督查工作,通过检查、调度、通报等措施,推动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在此基础上,开展清洁村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建立机制化风成俗。积极推进信用“进农村”工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纳入信用积分管理,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变成组织农民、引导农民、教育农民的过程,变成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改善乡村治理的过程,通过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培养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在全省创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威海经验。
三是加强宣传凝聚共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公众微信号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更加浓厚的工作氛围。把村庄清洁行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群众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齐心聚力共建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三生三美”新农村,让威海乡村大地成为山青水美、干净整洁、风景如画的美丽田园。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今后请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以上答复不当之处,请指正。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