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52号提案的回复(关于让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30日 10:30 阅读次数: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黄梅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让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机制畅通乡村人才成长空间。一是完善返乡创业人才的政策激励。对创业扶持政策进行调整优化,加大对优秀青年的扶持力度,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可持相应资料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创业补贴、岗位开发补贴及创业担保贷款,近三年来,我市已为优秀青年发放贷款8529笔158267.7万元,发放各类补贴2935笔3600.7万元,有效帮助优秀青年群体解决创业难、融资难等问题。二是全面推行职称评聘制度改革。首次在基层农业系统设置正高级职称岗位,改变了基层农业系统人员无法评聘正高职称的历史。打破基层人才晋升通道限制,对长期扎根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可直接申报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更注重农业技术人员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服务“三农”等工作中实绩和荣誉,改变过去以论文、成果为评价标准的导向,进一步激励专技人才在基层施展才华。目前,评审基层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人。三是创新职业农民评审制度。正在起草《威海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实施方案》,拟对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技术骨干人员及返乡创业大学生开展专业农民技术职称评定,打破学历、论文、科研成果等条框限制,重点考察职业农民业绩贡献、技术水平、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土专家”和“田秀才”脱颖而出。

(二)多措并举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一是推广“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出台《威海市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招募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立足我市实际,根据乡村振兴不同发展需求,不拘泥于人才身份,多维度、全类型的择优选任首席专家。目前已评选20名市优秀乡村振兴首席专家,选树12个市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推广示范片区,通过树典型、育标杆,让全社会聚焦乡村、关注乡村,让更多优秀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实施“青鸟计划·青聚威海”攻坚突破行动。举办“青鸟计划”就业服务季暨“青鸟计划 青聚威海”2021云招聘活动,面向省内152所高校、省外30多个高校“青鸟驿站”,集中推介350家企业、4376个优质岗位,累计覆盖学子110万人。三是优化集聚基层农技队伍。开展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与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合作,培养农学、园艺、植保、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37名,为基层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农技预备人才。

(三)集聚合力助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创新开办“乡村振兴专家大讲堂”“乡村振兴技能培训直通车”培训品牌。结合农村一线人才培训需求,有针对性邀请农业农村部、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京东电商等6位知名专家,举办“三农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巾帼创客电子商务”“样板片区乡村旅游”大讲堂等,培训各级样板片区涉农企业(园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和新型职业农民及妇女925人。二是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孵化力度。聚焦企业和乡村人才需求,邀请字节跳动、京东等电商大平台专业讲师,面向农村基层干部、企业管理层、电商从业人员、创业农民、贫困群体等,举办系列电商培训,发展“农产品+直播带货”新业态,培育“薯西施”于佳平、“网红书记”淘新霞、“蒲公英女王”姜士靖等一批本土网红达人,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田秀才”培养。根据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的实际需要,整合农业广播学校、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等各类培训资源,每年有针对性地开展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近三年培育高素质农民4184人,有效提升乡土人才水平,为乡村振兴培养一大批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基层人才队伍。

二、下一步打算

(一)加大宣传力度激励青年投身乡村。一方面,做好人才激励政策的宣传工作,积极宣传相关返乡创业政策,广泛动员各类青年人才下乡,强化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强化典型引领带动,大力宣传如米山镇西铺头村、大水泊镇设计谷等一批返乡创业的典型,评选一批“威海市乡村之星”“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新型职业农民”等,激发青年的荣誉感,引导青年返乡创业,扎根基层、扎根农村。

(二)加快集聚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开展首席专家招募工作,不断拓宽首席专家招募渠道,评选一批区市各级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形成梯次合理、活力十足、覆盖全面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持续深化“青鸟计划·汇聚威海”行动,积极与省内外高校对接,广泛宣传人才政策、岗位推介等,常态化开展高层次青年人才“汇聚威海”区市行活动,走进乡村振兴样板片区、重点企业园区进行产学研对接,吸引青年人才。

(三)做好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选拔和激励一批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力度,培育一批切合乡村振兴需求的新农人,进一步充实乡村振兴的实用人才队伍。实施乡村好青年赋能行动,聚焦政治培养,以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和团组织换届为契机,推荐符合条件乡村好青年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激发青年创新活力。

黄梅花委员,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今后请您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以上答复不当之处,请指正。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