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48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30日 10:29 阅读次数: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王武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利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一批智慧农业示范点,目前全市建设12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4处智慧畜牧业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

一、威海市智慧农业发展情况

一是搭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信息化服务平台。涉农资源大数据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以镇为单位,采集测土配方施肥、农安监管、劳动力、农机具、土地流转等信息数据,形成涉农资源大数据库,为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信息查询、供求对接平台,推动农村土地、劳动力、农机服务等生产资源动起来、活起来,提升变现能力,将小农户拉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二是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依托文登区西洋参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千亩物联网示范基地,实现西洋参生产过程各项指标的全程监控和智能化处理,加强西洋参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服务平台交易产品全部可追溯化,打造集生产、服务、市场、交易等信息于一体的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西洋参信息化交易平台。与省农产品综合服务平台、浙江构美等机构合作,引入网红带货、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淘宝等产地直播线上销售模式,扩大我市农产品销量,拓宽农产品线上渠道。

三是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按照“六有”标准(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和有持续运营能力),在全市2495个行政村开展益农信息建设,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实现了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不出村,有效解决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快“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四是培育一批智慧农业示范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一批智慧农业示范点。2020年,全市建设12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4处智慧畜牧业示范基地。到 2022 年,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智慧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数量达20 个,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

五是发展智慧食安手机APP。积极探索建设放心智慧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全市4家批发市场推广应用“食安小智”手机APP,实时采集入场销售者进销凭证、价格、检测、计量等信息,实现待售农产品采集、交易、安全检测等信息在线追溯和实时查询。该项工作已被列入今年威海市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六是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出台了《威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了生产经营主体管理制度,将农业系统认定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全部纳入国家追溯平台管理,实行追溯管理“四挂钩”,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展开。出台《威海市试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实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自我承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针对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兼顾小农户等试行主体,以蔬菜、水果、畜禽、禽蛋等试行品类,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二、建立健全农业人才吸引机制

一是激励人才返乡下乡政策进一步健全。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和农业农村人才现状,持续加大人才扶持奖励额度,降低人才引进门槛。近年来,共在农业产业领军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现代农业技术顾问团队、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金融信贷、农业规模经营、优质品牌农业建设、农产品加工、乡村规划师团队等9个领域出台了人才激励政策,扶持。

二是技术创新人才引进提档升级。推动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与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签署《人才引进战略合作意向协议书》,在专家技术交流互访、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农产品研发、双方农产品相互认证4个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年内,引进15名国内优秀行业专家组成科技顾问团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档升级。

三、威海市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

一是加强品牌宣传。与威海光年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在威青高速威海收费站雨棚发布威海农产品广告;与威海广播电视台签订合同,在威海广播电视台进行农产品品牌宣传;与山东广电农科传媒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在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进行威海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威海农产 品味自然”“威海苹果 甜蜜诱惑”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二是加强品牌培育。组织我市企业申报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目前,全市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个,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32个;连续4年组织开展威海市知名农产品品牌评选,目前市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个,市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72个。全市通过以优带强,擦亮威海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三是实施品牌“走出去”战略。组织我市知名农产品品牌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申报,其中,威海市翠虹果品股份有限公司河西苹果基地、山东悦多果业有限公司苹果基地、威海市五十一号农场股份有限公司黄胖子果园被认定为第五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优选我市46家知名农产品品牌企业产品入驻中粮我买网威海馆,拓展我市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和品牌推广渠道。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开展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开展慧农业示范基地和智慧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建设,通过引导农民了解认识并使用物联网,进一步扩大物联网应用范围,制定扶持推广政策,对自建物联网的农业生产单位, 结合我市农业发展规划,给予相关项目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在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并结合益农信息社建设,从多方面、多层次打造智慧农业信息平台,帮助农民“足不出村、身不出镇”就可以获取各类农业信息以及通知公告,实现资源融合共享,提升农业服务能力。

二是加强追溯体系推广。 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按照整体推进、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逐步完善、部门协作、形成合力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针对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兼顾小农户,在蔬菜、水果、畜禽、禽蛋等品类领域,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组织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推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倒逼生产者强化质量管控,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

三是继续实施智慧人才工程。加强与科研院校在技术、人才方面的交流对接,突破一批核心技术,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周期。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等培训资源,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信息员、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智慧农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人次不低于2000人次。

四是落实好人才支持政策。制定《乡村振兴产业领军与技术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对农业生产领域的优秀人才和农业技术领域创新人才分别给予不高于50万元和20万元的奖励,进一步激励发挥人才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支撑作用,引导和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

五是加大各类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利用好市级乡村振兴重大资金、农产品品牌专项等资金,对入围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和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按级别分别给予申报主体资金奖励,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着力提高企业发展品牌积极性。

六是推动农业产业品牌化发展。在现有的品牌建设基础上,我市将围绕苹果、西洋参、花生、无花果、茶叶、大姜、浆果、大樱桃、甘薯、葡萄、梨、食用菌等十二大特色产业,每个产业建立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引领作用,解决产业市场主体松散、话语权不强的问题,引导协会承担起信息服务、规划对接、品种更新、品牌打造、市场开拓、会员监督等职能,加快挖掘和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叫得响、受欢迎的农产品品牌。

七是继续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做强”的思路,引导和支持企业(组织)创建、培育、整合品牌。鼓励各类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深度挖掘产品价值内涵,培育高品质、高价值的品牌。持续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全年广告宣传全覆盖、无缝隙。不断扩大威海农产品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叫响“威海苹果 甜蜜诱惑”“威海农产 品味自然”品牌形象。

尊敬的王武闯委员,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今后请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以上答复不当之处,请指正。



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