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业务 / 农村改革

【典型案例】荣成市:供应链金融发力“链”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30日 14:10 阅读次数: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荣成“向海而兴、因海而强”,海洋产业是荣成的特色和主导产业,全市规模以上海洋食品企业达250多家。“经略海洋”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撑。荣成市将财政和金融合力拧成“一股绳”,靶向发力,创新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发挥核心企业增信作用,解决上下游企业融资难题,让资金链这条企业发展的命脉“活起来、动起来”,为乡村产业振兴持续“输血”。

一、创新金融产品,推出仓单质押融资模式。

根据涉海企业特点,将动产赋予不动产的属性,创新“动产质押”业务模式。以涉海企业库存质押给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商中心”),同时以企业存放在监管仓库的质押物为海商中心提供反担保。银行委托海商中心对质押物进行全程监管。海商中心根据质押物价值,按照一定比率为企业提供短期资金周转,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通道。3月初,海商中心与荣成农商行联合打造的仓单质押融资首笔1730万元业务成功落地。此笔融资由荣成农商行对荣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仓单授信3000万元。企业以冻鳕鱼、冻猪肉、冻牛肉等动产为质押,海商中心出具仓单并对质押货物进行实时监管。仓单质押融资模式将企业“静态”库存商品变成“动态”流动资金,在改变以往银行对海产品动产质押限制的同时,也取消了担保费并降低了贷款利率,有效减轻了企业融资负担。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为20多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总额超过三亿元。

二、打造服务平台,建设云仓储监管系统。

为解决动产质押、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缺乏可信监管的问题,海商中心建成20000平方米低温监管仓库,利用物联网技术,设云仓储监管系统。将监控设备通过云端连接到海商中心云监管系统,对监管库内货物进行实时监管、监控。同时,开放手机客户端,为借贷方、仓库方、银行、担保方等多方实时监控,实现了多方数据交换、信息沟通和报告。海商中心获得全国担保存货管理企业评价委员会和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联合颁发的担保存货管理一级资质。去年,监管资质由一级丙等提升至一级乙等。目前,海商中心已经完成15个监管仓库、2万吨库容的标准化、可视化监管系统改造,在押监管货物货值近亿元。依托高质高效的云仓储监管系统,海商中心持续加强与各金融机构衔接,扩大业务覆盖面,建立荣成域内涉海企业信息库,为更多涉海中小企业提供多模式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

三、增加授信额度,拓宽担保融资受益面。

受疫情影响,荣成海产品库存已达历史高位,严重影响了涉海企业资金链。在财政部门的协调下,海商中心获得省农担公司10亿元授信额度。同时,印发了《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供应链融资担保操作方案》,由省农担公司、合作银行、海商中心三方共同参与,银行为企业授信,省农担公司提供担保,海商中心对企业提供担保的质押货物进行监管。疫情期间,省农担公司将对贷款主体按照0.75%/年收取担保费,担保费由财政全额补贴。省农担公司对单户授信额度为质押货物市场价值的7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担保授信期限3年,单笔支用担保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大幅度提升授信额度,进一步拓展了融资受益面,为更多涉海涉渔企业破解了融资瓶颈。

四、政策扶持跟进,形成各方参与的整体合力。

财政部门通过政策奖励、补贴等方式,支持开展“动产质押”等供应链融资业务。按照海商中心利用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资金为荣成域内相关企业提供融资额的5‰给予扶持资金,每年扶持资金上限300万元。对海商中心为开展融资业务租赁监管仓库及监管仓库进行物联网和互联网基础设施信息化改造,按投资额的50%予以扶持,调动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