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院与乳山果茶站合作的果树流胶病研究成果获山东省农科院科技进步奖

来源:威海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1-02-04 13:54    浏览次数:


大樱桃、桃、杏、梅等核果类果树流胶病是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传统观念认为果树流胶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但多年实践证明,采用杀菌剂防治果树流胶病效果并不理想。

针对核果类果树流胶病在山东偏重发生的问题,威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乳山市果茶蚕工作站合作实施了“果树小蠹与果树流胶病的关系研究及防治技术开发”项目。经过研究,项目组负责人曹洪建与团队成员首次发现了果树小蠹在核果类果树上的活动与流胶病发生的相关性,明确了果树小蠹是果树流胶病发生的主因之一。

据观察,果树小蠹羽化成虫后,在果树枝干表皮至韧皮部成群蛀小孔,破坏枝干的输导组织,导致树液不能正常输送,树液自蛀孔流出,形成胶体。项目组研究了果树小蠹在核果类上的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控制该虫害发生的关键期、药剂和防治技术,先后在《植保技术与推广》、《植物医生》、《北方果树》上发表《果树小蠹是桃树流胶病发生的主因》、《果树流胶病的发生与果树小蠹的关系及防治技术》、《对几种果树病虫害需要重新认识》等论文;授权“一种无机农药生产制备技术”和“分体式昆虫诱捕器” 2项国家专利。“果树小蠹与果树流胶病的关系研究及防治技术开发”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面积达到10万亩次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021年1月,经过专家评审,由威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乳山市果茶蚕工作站项目团队合作申报的“果树小蠹与果树流胶病的关系研究及防治技术开发”研究项目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得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樱桃树体被果树小蠹为害后出现流胶症状

果树小蠹在大樱桃树干钻蛀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