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技术
青岛农业大学 刘成连 原永兵
一、我省苹果矮砧集约栽培现状、问题与分析
1、“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发展势头好。
自2008年以来,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M-T337自根砧大苗建立的矮砧集约化栽培通过示范园,通过几年的示范试验,已经取得了栽后第二年每亩结果700公斤、第三年2480公斤、第四年4800公斤的成功。广大果农和果树专家通过现场参观和山东省农业厅果茶站连续几年的果树技术培训学习,苹果的矮砧集约化栽培从理念上已经得到了充分认识与肯定,在山东省“苹果振兴计划”项目和各个地方政府的农业扶持项目支持下,我省苹果的主要产区都相继建立了较大面积的以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为主要就是的新果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现在全国是从领导到群众从专家到果农普遍认为“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是我国新一代苹果栽培的首选模式。也是我国未来苹果栽培的主要方向。经过我们近几年的考察、引进、探索、试验和示范,我们已经明确了适合我省苹果发展的模式,通过示范园建设与现场观摩,结果也被我省广大果农所接受,我们广大科技人员和生产者已基本达成共识,苹果矮化栽培是我们未来苹果发展必由之路。
2、老一代苹果园树体老化严重,病涝危害死亡加剧,老果园更新步伐加快
2013年我省遇到了夏季持续高温多雨和晚秋连续干旱的恶劣天气,全省普遍出现老苹果树死亡和树体衰弱现象,特别是烟台威海青岛等老苹果产区情况较为严重。对已经死亡的苹果园如何进行更新改造?重茬改建应如何进行?这是今冬明春必须要面临解决的问题,现在广大果农迫切需要我们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新栽培的苹果园和经过改造的行间留有空间的果园涝死树的很少,起垄和生草栽培的果园树死亡很少,这为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技术的大力推广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与挑战。
3、苗木需求量大,数量需要快速增加,培育技术需要完善,苗木质量需要提高
根据这几年我们建设示范园的实践经验,利用矮化自根砧带分枝(大于30厘米的侧枝8条以上)的大苗建园是效果最好的途径之一。只要技术和管理跟的上,完全可以达到“一年建园、二年结果、三年丰产”的目标,可以达到与国外同类苹果园的同等水平甚至超过他们的生产水平。我们现在生产的矮化自根砧木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生产上的需要,特别是带分枝的大苗的培育更是缺乏,我们应该加大力度促进矮化自根砧木苗木的标准基地建设,以满足生产日益增长的需要。
4、栽培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全面提高
根据最近二、三年的新建苹果矮砧生产园管理情况看,管理人员没有完全按矮化砧苗木的特性来管理,仍然按传统的“一年放二年控三年才能促花成”观点管理,定植当年管理不到位。根据我们示范园的管理实践经验,矮化自根砧的苹果树,无论是带分枝的大苗还是不带分枝的苗,定植当年夏季和第二年全年的整形修剪管理最为关键,不同园片管理水平差别较大,同样是定植的一年生不带分枝的苗木,管理好的树体当年就可形成大量(10个以上)二次枝和花芽,主干优势明显,侧枝角度大,树体结构合理,第二年就可以有500-1000斤的产量。而粗放管理和技术管理不到位的园,主要表现是拉枝时间不及时,拉枝角度不到位,促发二次梢的技术没实施或实施不合理,普遍表现树冠结构不合理,主干生长优势不明显,侧枝粗度较大,枝条紊乱,侧枝在主干上的分布表现明显层性,花芽形成很少,第二年春季修剪不得不将全部侧枝采取极重短截处理,这样的结果是推迟了幼树的结果年龄,减低农民收入。
5、稳步发展,对早结果的认识尚需要提高到位
目前,对于苹果幼树的早结果问题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苹果的幼树早结果不仅是早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能及早稳定树势促进果树进入早丰产,缩短果园的幼年期。实行苹果的矮砧集约化栽栽的果园,栽培的第一年就要进行精细管理,促发树冠形成和促进花芽形成。如果采用矮砧栽培的苹果园也要等5年结果,那就失去苹果矮砧栽培模式的非常重要的意义了,同时,矮砧栽培的果树如果不能及时进入结果期,树势也很难控制,表现树体营养生长过旺。早结果早收益是我们进行苹果矮砧栽培的重要目的之一,因为我们知道,但从产量方面来讲,乔化砧苗木栽培的果园在5-6年生以后产量也会达到同等水平。当然,苹果的矮砧集约化栽培还有其他比乔化砧木的优点,所以要搞好矮砧集约化栽培果园的管理,技术人员的认识到位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6 矮化砧木的作用得到重视,砧木资源进一步丰富
通过近几年的示范园建设,我们也看到了目前矮化砧木资源对苹果矮化栽培的重要意义,通过对M9-T337的引进与开发,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何结合我省的立地条件引进和筛选更多适宜我省栽培的国内外矮化砧木资源,在山东省农业厅的支持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像美国康奈尔培育的G系砧木和国内培育的有关矮化砧木的选择都已经有初步效果,相信通过全体苹果产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我省的苹果矮化栽培会走向因地制宜多资源多模式的发展历程。
二、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技术
(一)建园
1、园地的整理、选择与评价
园地应在果园建立前一年进行土壤的整理与恢复,主要是地形和小区道路的规划与整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提高。
园地的正确选择是建园成功的第一步,首先是园址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有水源,果园灌溉水质量好、土壤及空气环境条件等均达到安全果品生产的最基本要求的土地。最好果园靠近大水面,因为水库不仅可以保证果园周年灌溉用水,同时,较大的水面可以起到稳定区域环境温度的作用,可以减小春季晚霜危害的风险。其次,在地势方面,以缓坡地较好,应避免易遭霜冻的低洼。苹果对土壤类型没有特殊要求,一般以沙壤土到壤土为好,灌溉设施的安装交通条件也是建园前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矮化自根砧苹果树根系分布浅,必需要有灌溉条件。果园灌溉设施一定要在建园前安装,以便定植时灌溉。新建果园可以利用原有附近的水库,或在拟建果园附近适宜的地方筑坝拦水形成小水库,或挖大口井,或打机井。对于专业合作社或企业新建规模较大的果园,提倡经政府有关部门许可后筑坝拦水,建小水库,充分利用地表水。有了水源后,如果投资允许,应在建园前安装微灌设施,包括首部控制、主管道、田间首部、田间管网各部分。按目前价格(2011年),自动控制进口压力补偿式滴管,约25万元人民币/100亩果园,自动控制国产滴管约23万元人民币/100亩果园;手动控制进口压力补偿式滴管,约14万元人民币/100亩果园;手动控制国产滴管,约12万元人民币/100亩果园。有条件的果园,可在果园根系分布区设置湿度探头,与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相联。滴管可选用直滴或微喷。在首部控制部分,可配有加肥管,以便通过灌溉系统追肥,但这不是必需的。灌溉设施及其投资因果园规模和设备要求而定,一般应由专业公司提供设计和安装。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0.8%即可,以后可以通过土壤追施有机质、有机肥和果园生草逐步增加,要求土层深度达到1米以上即可,土壤的pH值控制在6.0-7.0比较合适。
2、矮化砧木的选择与评价
目前,我国利用较多的是以M9、M26、、MM106、M7、SH等为主的矮化砧木,现在欧洲国家苹果栽培推行的主要是以荷兰选育的矮化砧木“M9-T337”为主的自根砧苗木。美国则选择有M9-T337、B9和康奈尔大学选育的G系(G16和G41)砧木效果都不错。日本(M9)和法国(M9-PAJ1、M9-PAJ2)等也都有引进的M9-T337和根据自己国内的情况自己选育的砧木,都跟M9-T337相比较进行选择。
M9T-337是由荷兰选育的苹果矮化砧木,是当前世界上苹果矮砧栽培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砧木之一,欧洲90%的矮化苹果园应用的砧木为M9-T337。根据国外资料介绍和我们最近几年的栽培试验观察,就自根砧苗木而言,其主要特点:生根容易,根系须根多,幼树树势生长旺,成花早,早果性好,具有管理技术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果园更新容易、通风透光好、生态环保等优点,意大利通过矮砧栽培已经较好的解决了苹果重茬栽培中的连作障碍问题。缺点是根系分布较浅,固定性差。所以,建园需要有立柱和灌溉条件。M9-T337自根砧木苹果苗木适合于我省的栽培条件,现在未发现不良栽培性状与现象。M9-T337自根砧木与M26自根砧相比,树体生长不一样,M9-T337存在“大脚”现象更明显,树体生长矮小,成花比较容易,结果早,丰产性好,生产期需要及时进行疏花蔬果。所以世界范围内还是以M9-T337应用最多,成花和生根效果最好。世界各地苗木繁育场对M9T337自根砧木的评价主要有两点,一是生根和成花效果好,容易繁育和利用早期丰产;二是根系分布较浅,栽植后一定要加立柱,这一点非常重要。
M26是我们国家目前应用最多的矮化砧木之一,根据我们的试验,M26作为自根砧苗木栽培后表现树体高大,枝条生长量较大,成花能力明显低于M9-T337,成花结果较晚,因此,不宜作矮化自根砧繁育苗木。目前,我国的M26主要用于繁育“矮化中间砧’苗木为主,今后随着矮化自根砧木苗木的大量投入市场,M26中间砧苗木会自动调整到合理的位置上。
SH系列砧木是山西果树所选育的矮化砧木。目前,山西推广的主要是有3,6,19号,河北农业大学选用的主要是38和40号。从应用情况看,SH系自根砧木繁育不容易生根,树势旺成花效果差,但抗寒性能较好,也不易作为自根砧繁育苗木。所以,现在生产上主要也是用于我国北部冬季较冷凉地区繁育“矮化中间砧’苗木。从莱西2008年建设的示范园观察看,SH中间砧苗木幼树树体生长较大,成花效果与M26中间砧木苗木相近。当然,根据各地的立地条件也可做适宜的选择,但在同等管理条件下,矮化中间砧苗木其生长最小,树体的中间砧部分易发生病害,特别是一年生的树接合部位易发生腐烂病和干腐病、且树势早衰现象明显。在我省我们建议逐步减少中间砧苗木的应用。
B9是由前苏联选育的苹果矮化砧木,自根砧苗木栽培后树体的矮化情度比M9T-337自根苗木大,但其抗寒性要要好于M9T-337,成花效果跟M9T337相近,也是适合我省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的优良砧木之一。
M9-PAJ1、M9-PAJ2是法国选育的类似M9-T337砧木,其中的1号砧木生长势弱一些,2号砧木强一些,比较容易产生根孽,产生根孽苗对苗木繁育者可以利用,但生产者并不喜欢,因为,产生根孽会消耗根系的大量营养且管理费工。
G16、G41是美国康奈尔大学选育的苹果矮化砧木,其矮化效果与M9-T337相似,G41砧木抗重茬的效果比较好,但培养困难,需要通过组织培养手段来培育砧木苗。
总之,随着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的发展,我们会逐步选育、引进和筛选一些适合我省不同区域和立地条件的苹果矮化砧木,以丰富我们的苹果砧木资源。
3、品种的选择与评价
建园和选择苗木的最重要内容是确定品种。确定发展什么品种应该考虑市场需求、地区适应性、与砧木的搭配和丰产性、抗病抗逆性等。小面积小农户果园新建园应选择当前市场流行的大众品种,不应选择稀奇的新品种,因为单个小农户难以开发新的市场。而大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大面积建园时,则可以考虑与新品种持有单位联合开发品质优良的特色新品种,创建新品牌,开拓新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
品种对栽培成果非常重要,特别是要保证连续结果能力,选对品种至关重要。欧洲和美洲的苹果园,所选用的品种大都是一些比较丰产的品种,如金冠、元帅、布瑞本、PINK LADY(粉红佳人、粉红女士、粉丽等)和澳洲青苹等,对于嘎啦和红富士有栽培。对容易隔年结果的品种要注意修剪适量、控制产量和科学的肥水供应。具体情况可以参考山东省农业厅最新发布的《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技术指导意见》进行。
4、苗木类型的选择与评价
当前我省的矮砧苗木类型 主要分为自根砧苗木和中间砧苗木两种,未来几年,矮化自根砧苗会有较大发展。目前,受矮化砧木资源的影响,矮化自根砧苗木仍然处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局面。加快矮化自根砧苗木的培育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压力,我们对苗木的培育一定要坚持的原则是:宁缺勿乱、健康发展、大苗建园、早期丰产,防止出现上世纪90年代的苗木混乱局面。
国外主要选用的是自根砧木苗木有立架的栽培模式建园,用纺锤形整枝和行间留有空间的生草栽培管理,表现为成花早,树势稳定早,易于机械化操作,减少劳动力和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我国主要采用的是中间砧木苗木无立架栽培模式建园,多采用的小冠形整枝和淸耕管理,表现为早期成花困难、结果晚,树势控制困难,果园容易郁闭。随着我们科学研究的进步和示范推广,我省的苹果栽培必将逐步向自根砧木苗木有立架的栽培模式建园转化。但矮化中间砧木的苗木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因为,中间砧苗木也有自根砧木所不具备的优势,根系固地性好,树势强等优点。
5、苗木规格的选择与评价
砧木和品种确定后应及早预订苗木。建立现代化果园在各方面都应做好充分准备,不宜仓促上马。其中苗木的准备应该改变传统的临建园时临时买苗的习惯,而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前预定。苗木的提前预定既有利于苗木企业的发展,有能确保生产上新建果园的质量。根据建园投资状况可以确定苗木规格,根据苗木规格不同,通常应提前1-2年向具有资质的规范苗圃预订所需果苗。
我们提倡的是尽可能使用优质带分枝的2-3年的生大苗建园,建园后第二年就可以有客观的产量,这样可以获得早期丰产,使果农早收回投资和早收益。对这种建园计划,最好提前1-2年向苗圃预订苗木,明确品种、砧木及苗木规格包括干高、分枝数量、苗木高度和定植时间等。但如果为了节省建园投资,也可以选用一年生苗,投资能力差的生产者还可选用春季枝接半成品苗或芽接半成品苗;便宜的果苗建园投资少,但结果可能晚1-3年,有的可能要栽培后第四年才能结果。
应特别指出的是:选择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模式建园第二年要有经济产量的果园,首先是要采用带分枝的2年生苗建园。以此充分体现节约土地,避免在果园里培养树形,浪费土地和设施。另外,关于苗木规格,必须明确所谓“带侧枝的大苗”的侧枝,实际上是二次枝,这个二次枝是与中心干是同龄的新梢,其粗度与主干有明显的差别。“带侧枝的大苗”决不是带侧枝(枝龄比中心干晚一年或多年)的小树。
6、立柱的选择与建立。
立柱可以选择多种材料和类型,目前我省应用最多的是竹竿。根据我们对2012-2013年新发展基地的考察,好多果园栽植后第一年没加立柱,任其树体自由生长,结果表现为主干生长不直立,生长优势不明显,侧枝生长较旺较粗,严重影响了树体结构培养,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引发因为一个是栽培观念没有及时改变,思想上有传统的“苹果幼树一年放、二年缩、三年成型很不错”的观念,二是,对矮化自根砧苗木的生长和成花性能了解不够,配套的管理技术酶掌握,今后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管理不到位,影响就是一年,我们要努力提高果实的经济寿命。另外,有部分果园设立的立柱拉直强度不够,立柱没有固定好,其扶植效果也不好,也有的立柱过粗过大,影响主干侧枝的萌发而造成偏冠现象等。所以除选择的骨干立柱(株间8-10米一根)要保证一定的强度和粗度外,每株果树的立柱不易太粗,绑缚时要离开枝干约10CM左右较好,以不影响侧芽的萌发为准,美国的果园有用钢丝上下拉直来支撑枝干,效果也很好。
(二)栽植与管理技术
1、栽植时期与密度
我省的苹果栽植时间提倡以春天栽植为主,最好现起苗木现栽。有条件的地方或生产需要也可以采用秋栽,但秋栽的苗木要特别注意栽植时间和冬季的防护,主要是防止枝干的冬季“抽条”,要注意灌足底水和培土保护。
矮砧密植苹果园的株行距设计有单行密植、双行密植和V字形建园设计等。各国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产量与品质提高、果园操作、投资效益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考虑,以单行密植栽培效果最好,建议株行距3.5-4.0×1.0-1.2米(富士等)或3.2-3.5×0.6-1.2米(嘎啦等),树高3-3.5米(行距的0.8-0.9倍),支架栽培3-4道铁丝,每8-10米立一根水泥干或防腐处理过的木料立柱,立柱高3.5米。确定了株行距后,就可以布局和安装灌溉设施了。
2、整形修剪技术
2.1选择适宜的树形
目前,世界上主要苹果生产国普遍认为M9-T337矮化自根砧以及与其矮化程度相当的矮化苹果树采用高纺锤形整形最有利于产量、品质和管理;高密度栽培(3.2-3.5×0.6-1.2米)的果园也可以采用超级纺锤形整枝;选择行距大于1.5米以上的园片应选择自由纺锤形(康奈尔大学同窗的主干形)整枝为好。具体操作请参见山东省农业厅新发布的《苹果现代矮砧集约化栽培技术指导意见》进行。
2.2高纺锤型树形的基本结构
高纺锤型树形的通常树高等于行距或是行距的80-90%。冠径0.9~1.2 m,干高0.7~0.8 m,支架栽培,4道铁丝;每株配立竿或竖拉铁丝,保持中干直立;中干上直接着生不固定的结果枝组,自由排列25-35个左右,最多不超过40个。
高纺锤型树形关键之一是保持中干直立。为了保持中干直立,从定植第一年开始就要为每一棵树配备一根立竿或竖拉铁丝,立杆可用直径4-5厘米的竹竿,地上部分高3.5米以上,牢牢地绑在4根横拉铁丝上。竖拉铁丝是在每株树的位置垂直拉一根铁丝,同样牢牢地固定在4根横拉铁丝上。竖拉铁丝成本较便宜,但要求横竖铁丝拉紧。将定植的树苗从第一年开始将中心干绑在竹竿或竖拉铁丝上,直至树高达到3.5米。
高纺锤型树形管理的关键是结果枝组不固定,随时疏除基轴较粗(通常枝轴的直径超过2.0厘米)的结果枝组,利用更新枝培养新的结果枝组。对中干上新抽生的枝条通常应进行拉枝,开花结果后自然下垂至110-120度。
2.3高纺锤型树形苹果树的修剪培养
定植当年的修剪
春季定植后,如果定植具有8-15个分枝的标准大苗,则在定植后不定干、不短截;可去除距地面不足60厘米的分枝,保持全园树主干高度一致;去除直径超过中干1/2的分枝,保留的分枝都不剪截;如果定植分枝少或没有分枝的苗木,对中干从1.5米处短截,去除直径超过中干1/2的分枝,如果好分枝不足3个,则全部留斜茬去除,在中干上60厘米以上间隔芽刻芽。
定植当年夏季修剪,对中干顶部1/4区段的侧梢长至10-12厘米时摘心; 再长至10-12厘米时再摘心。将中干牢牢地固定在支架上,在定植时或7月(7月底到8月上旬)将下部4-5个分枝拉至水平以下(110-120度左右)以诱导成花。优质苗木通常带有很多花芽,在定植当年就可开花结果。建议在当前矮化密植栽培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定植当年疏除所有的开花,保证成活率,确保第二年的经济产量。
定植后第二年的修剪
定植当年冬季和第二年春天萌动前的冬季修剪中,对中干、分枝都不短截,疏除竞争枝,疏除角度很小的侧枝,疏除直径超过着生部位中干1/3的侧枝,疏除长度超过90厘米的侧枝(牢记大枝形成大树),注意疏枝时要留斜茬(抬剪修剪),以便以枝换枝。另外,在修剪时要注意,第二年必须让树结果,因为早结果是控制幼树树体旺长的最好途径。应改变传统栽培模式中先培养树形的观念,为了培养树形,在定植后1-2年不让树体结果的做法,恰恰会使分枝加粗快,高纺锤形树形难以形成。
定植后3-5年的修剪
第三年树体已达到3.5米的预定高度,枝干顶梢采用甩放处理,结果后自然弯曲。顶端弯曲后回缩至较弱的结果枝,以控制树高。直径粗度超过2.5厘米侧枝一律疏去,根据主干的枝条密度分布决定疏去手法,准备促发更新枝的部位要实行马耳斜极重短截,不准备促发更新枝的部位直接疏除;对于直径粗度在2.5厘米以下但长度超过90厘米的侧枝,要进行回缩处理,一般要回缩至90厘米内得有分枝处;连续结果后的过分下垂的侧枝应及时回缩抬高新梢高度和角度。
定植后6-20年的修剪
定植后第6年,树体生长和结果已经稳定,树体进入盛果期阶段。树体应控制在3.2-3.5米左右,继续回缩至较弱的结果分枝,以控制树高;通过每年疏除2个较粗的侧枝进行更新修剪,保持中干上的分枝粗度直径都小于2.5厘米,并且要避免同时更新太多侧枝,引起树体衰弱。更新的顺序应是先更新中部的,然后上部的,再疏除(更新)下部下垂的;对下垂侧枝回缩至弯曲处(嘎啦)。注意要避免一次性过重修剪。
总结一下,矮砧栽培苹果树的修剪重要的应该掌握的以下要令:二强、五度修剪法
二强:1)要始终保持健壮树势 2)保持树体中干的强势
五度:1)枝条的高度,2)枝条的长度,3)枝条的密度,4)枝条的角度,5)枝条的粗度。
可以解析为:
1)高度——一般最下端枝梢距地面高度应控制在70-80cm
2)长度——一般枝梢长度控制在60-90cm。个别枝梢长度110cm,只要不妨碍行间作业即可保留,一般应该控制不超过5%。
3)密度——25-35个结果枝/株
4)角度——拉枝角度应达到90-110度,个别可以到120度。
5)粗度——枝轴直径不能超过2.0cm。
(三)、果园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要实行生草栽培,关于生草栽培由陈老师讲。我这里再强调一下是生草种类和生草范围的问题,。我考察发现现在果园生草已经被生产者接受,但实际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生草一定是:行间生草,冠下覆草,今年我们课题组发明了一种无纺布黑色地膜,可以覆盖冠下,防止冠下生草而不影响灌水,同时也防止了全园生草现象,避免果树与生草出现的短时间的争水争肥效果很好,明年准备继续扩大使用面积。生草种类的选择我们还强调以豆科植物为好,要多种类种植,充分利用草的种类间的相助作用。
矮化栽培的果园肥水管理要均匀与及时,坚持少施多次、科学施肥的原则,特别要加强叶面肥的施用。近几年我门去国外考察的结论是我们和他们的施肥差别主要是叶面肥的应用上,矮化栽培的红富士苹果连续丰产的树体和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的树体,除了在控制产量不同外,有效提高苹果叶片的含氮水平至关重要。所以,推广土壤分析和叶分析同时进行的科学施肥是克服红富士大小年结果的基础。请相信,充足的肥水保障是矮化密植栽培成功的重要基础。
三、苹果矮化(矮砧)集约栽培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技术的配套问题
良砧、良种和良法的三系合理配套非常重要。选用苹果矮化(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后,一定要及时更新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不能认为选用矮化栽培就可以放松管理,应该比乔化栽培的管理更精细,因为,矮砧的根系有分布范围小和大根少的特点。其修剪技术和拉枝技术都与乔砧有较大区别。
2、树势的健壮与维持
树势早衰是矮化栽培容易出现的问题,因为矮砧栽培的果树成花早,产量高,枝干粗度少,我们控制的树体枝条数量少,因此,树体的贮藏营养要少于乔化果树,要注意冬季防冻管理和早春的肥水管。叶面肥的合理使用对于矮砧集约化栽培的果园树势的维持是非常必要的技术措施,在叶面肥的使用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果园差距较大。
3、产量的稳定与质量的提高
矮砧栽培的高产比较容易,如何保证稳产是需要大家注意的问题,前面说过,国外应用的一些丰产品种目前没发现大的问题,只要正常管理就可以,对于一些容易产生大小年的品种的应用,应注意继续观察喝研究其稳产技术,以保证“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模式的健康发展。
4、矮化苹果园的产量预期和寿命
采用优质二年生带分枝的矮化自根砧果苗建园,果园定植后第二年产量可达20-25吨/公顷、第三年33-40吨/公顷、第四年60-75吨/公顷以上;丰产年龄维持在15-20年,保证树体一直在青壮年期结果。树体表现明显的衰老迹象时,应注意及时进行果园的更新重建。重建时要注意在老园的行间栽植新树,实现果园内的行间和树体栽植行的合理轮作,可有效地克服苹果栽植的连作障碍。
5、果实的“日灼伤”问题
这个问题在国外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有些果园果实的“日灼伤”时有发生,我们国家因为栽培时枝条的密度要大于国外,加之我们的气候条件与国外有差异,现在还没有发现大的问题,提醒大家在生产中应注意观察,发现问题技术分析解决,特别是实行套袋栽培的苹果园应注意正确运用套袋技术,把问题控制在最少范围之内。
6、疏花蔬果要重视
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的果园,花芽形成容易,花量明显要高于乔化栽培的树体,为保证连续丰产,提早进行疏花蔬果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国外现在的做法是应用化学疏花(一般掌握疏去应去掉的三分一1左右)和人工蔬除相结合的办法,我国对化学疏花和蔬果的认识和技术还有待提高,需要我们进行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和宣传。
以上是我们这几年矮砧集约化栽培苹果园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结合了国外参观学习经验综合而成。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我们重新做了修改,受水平之限,技术方面难以精琢,不妥之处,请斧正,有不同见解,待商榷。